【西藏和平解放70年】免费义诊、带教医术 医疗志愿者用心守护西藏民众健康
“这个活动从2008年汶川地震开始,我们完全没有想到可以坚持到今天,也没有想过从中获得什么利益,是一种单纯的人文情怀。”“同心·共铸中国心”组委会副秘书长薛人珲说。
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废墟上,首都医务专家、爱心人士举起“共铸中国心”大旗,希望用爱愈合地震伤痕。此后,项目组委会多次组织以首都医疗专家为主的志愿者队伍,连续14年在以西藏和涉藏工作重点省为代表的边疆民族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健康志愿服务活动,内容涵盖地方病调研、义诊巡诊、爱心捐赠、医疗培训、健康讲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筛查及救助等。
“同心·共铸中国心”项目办公室主任薛艳斌介绍,活动发起以来,已先后组织过12批医疗志愿者前往西藏,足迹遍布拉萨、阿里、林芝、日喀则、山南、那曲等地。
薛艳斌说,对于其中确诊并需要赴北京手术的先心病患儿,由组委会承担全部救治费用。如今,康复后的患儿已经健康长大,能进行适当体育运动,最早一批接受治疗的患儿有的已在计划结婚。
“参加这个公益活动,是希望当地更多患有先心病的孩子能得到早期诊断和救治。”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心脏超声科医生包敏说。2019年,她参与“同心·共铸中国心”公益活动来到拉萨,进行义诊活动,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进行筛查和救助。
“先心病的早发现、早治疗非常重要。”包敏分享了她义诊过程中印象深刻的病例。有一个十几岁的复杂先心病孩子,因为年龄较大、错过手术机会,患儿无法上学,家中也必须有人一直照顾他。包敏说,如果能早做诊断、早做手术,虽是复杂先心病也有机会根治,康复后这个孩子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
义诊中,包敏会用从北京带来的设备对初筛有问题的患者进行彩超诊断。“超声大夫能做的其实很少,能给孩子带去更多帮助的其实是心外科的大夫,他们是能够救命的。当我们发现孩子有问题的时候,更希望自己能把这份心意传递出去,尽可能去帮助他们。”
参与过义诊活动的医疗志愿者们表示,除了为当地民众义诊,更重要的是通过义诊提高民众对疾病的认识,并告知他们日常生活中如何防范相关疾病、如何检查。
北京石景山区杨庄医院全科主任冯亚静参与过多次“同心·共铸中国心”公益活动,2017年,她曾前往西藏林芝的察隅县。在她看来,比单次诊治更重要的,是向当地民众传播健康意识。参加义诊时,这位医生发现,因为当地医疗条件简陋、与卫生院的距离也比较远,很多民众几乎不会选择前往卫生院看病,也有患慢性病的民众缺乏坚持治疗的意识。
“虽然当地医疗人员在宣传健康意识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居民对自身健康仍不够重视。提升居民健康意识,是我们在义诊过程中要做的。”冯亚静说。
义诊活动中每到一处,志愿者都会与当地建立联系,不仅将联系方式留给患者,也留给当地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志愿者们不仅持续为当地患者答疑,还传授给当地医疗人员更多诊疗手段、方法和先进医疗知识、技术,推动医疗援助从单纯“输血”向真正“造血”转变。
由中央统战部指导,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同心·共铸中国心”组委会联合主办的此项大型公益活动,自举办以来,已有来自全国500多家医院的3.2万名专家、教授为56万人次藏族等各族民众提供高质量医疗志愿服务,为10万余名各族民众开展健康教育710余场,捐款捐物达5亿元人民币,为近2000名先心病患儿进行免费手术治疗。
“同心·共铸中国心”组委会秘书长赵涛表示,会将这项公益活动一直持续下去,给当地民众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做他们的健康“守护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和平解放70年】“藏三代”投笔戍边 续写雪域高原佳话
“阿里边境这么苦,我守在这里,是因为工资很高吗?因为这个职业说出去很有面子吗?这些都不是,我希望把父辈的精神传承下去。”[详细] -
【西藏和平解放70年】玉麦边境变迁:父辈的心愿已实现
8月,海拔近5000米的日拉山依然寒风刺骨,翻过垭口,便正式进入玉麦乡。[详细] -
【西藏和平解放70年】藏文化70年之变:一改往日“神秘” 走出雪域高原
西藏和平解放70年间,藏文化发展历经万千变化,在教育普及与质量提升的基础上,个人保护传承意识被唤醒,而中央与地方的不断倾力投入,更让藏文化一改往日“神秘”色彩,走出雪域熠熠生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