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监测显示青海三江源沼泽湿地碳储量增多
记者11日从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获悉,长期监测显示,近60年来,青海三江源区平均最大积雪深度阶段性变化明显,年最大冻土深度迅速减小,气候生产潜力和植被覆盖度增加,沼泽湿地碳储量增多,河流流量总体增加。
青海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亚洲乃至世界上孕育大江大河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三江源国家公园是中国面积最大国家公园,区划总面积19.07万平方公里。
据悉,三江源区年平均气温呈显著增温趋势,1961年-2021年,三江源区年平均气温为1.0℃,且呈显著增温趋势,平均每10年升高0.33℃。此外,三江源区年降水量也呈略增多趋势。
通过监测显示,1961年-2021年,三江源区平均最大积雪深度总体变化趋势不明显,但阶段性变化明显,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最大积雪深度呈增加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呈减小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呈增加趋势。
近60年,三江源区气候生产潜力显著增加,2003年以来增加幅度较大,较1961年-2002年平均增多12.0%。
此外,1981年-2021年,三江源区平均最大冻土深度呈显著减小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小8.4cm,尤其是2017年以来最大冻土深度持续偏小。
在2000年-2021年,三江源区植被覆盖度呈波动增加趋势,平均每年增加0.25%,高植被覆盖度主要分布在三江源区的东南部,而三江源西部主要是低覆盖度分布区。三江源区沼泽湿地总碳储量呈波动增加趋势,其中,2000年-2005年变化趋势不明显,2005年以后呈明显增加趋势。
科研人员表示,未来气候变化持续变暖会给生态系统带来较大风险,建议深化气候变化影响机理研究及极端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提高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青海湖北岸首个草原碳汇项目落地
据悉,海北州将建立碳汇生态产品开发体系,将草原碳汇融入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和“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治理之中,利用市场化机制贯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详细] -
绘绿色低碳发展美好蓝图 青海玛多两个光伏项目同时开工
5月22日,由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投资建设的玛多县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项目、玛多县花石峡镇200兆瓦牧光互补复合型光伏发电项目,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同时开工。 [详细] -
青海政协委员建言:三江源湿地研究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保护和恢复三江源湿地对抑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上升和全球变暖具有重要意义。解析三江源区无机碳与有机碳储量空间分布规律,分析评估湿地系统水体、植被、土壤碳储量与固碳潜力。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