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苦黄连”带来“甜日子”

发布时间: 2025-06-30 15:29:00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你看这黄连,根肥肉厚,药香又浓,今年产地价能卖到200多元一斤哟!”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沙子镇卧龙村种植大户陈福龙采完黄连算起账:“我家在地黄连面积20多亩,今年能采收2亩,亩产600斤,预计能卖18万元。”

  在石柱县,像陈福龙这样的黄连种植户有1.1万余户,全县常年黄连在地面积约5.8万亩,年产量3000吨以上,黄连成了乡亲们的致富产业。

  石柱县地处武陵山区,山多地碎。既要强产业,又要护生态,如何协调发展?“县里提高黄连生产经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创新‘林连互利共生’,走出一条生态增绿、产业增效的路子。”石柱县农业农村委中药材科黄连办负责人聂广楼说。

  “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逐渐成熟。在沙子镇,黄连种植面积超1.6万亩,今年预计产量达500吨。“我们鼓励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为农户提供集中烘烤、统一包装等服务,提升黄连品质。”沙子镇农服中心主任廖华乔介绍。

  不远处的中益乡全兴村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整合资源,发展20亩黄连产业园,建成黄连烘烤车间。“我今年采收黄连1亩多,产量800斤,及时烘烤,品质提升了,比上年多挣了3万多元。”全兴村黄连种植户周成孝说。

  如今,一条覆盖黄连种植、科研、中成药深加工到市场交易的黄连产业链正在形成。石柱县建成全国黄连科研中心,推广漂浮式育苗、小拱棚种植等新技术,引进企业研发黄连片、黄连牙膏等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2023年,全县黄连产业总产值达12.8亿元,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陈静参与采写)

(责编: 李文治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冬至:阴极阳生,固藏养正

    冬至时节,虽然北半球日照时间最短,接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小,但地表尚有积热,此时气温还不是最低。冬至之后,白昼时光将悄然变长,万物正蓄势待发,那生机勃勃的春天,就在不远的前方。 [详细]
  • 流感初期如何干预减轻症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解答

    今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健康中国中医药健康促进主题发布会,介绍中医药健康促进专项活动进展成效和中医药健康养生知识。可以用外治法,艾叶煮水之后泡脚,水温大概控制在39度到42度左右,泡大概20分钟左右,让身体微微汗出就可以。 [详细]
  • 雨水易生湿,重在祛湿邪

    今年2月18日是雨水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中医专家提醒,此时阳气初升,湿气渐重,天气乍暖还寒,养生防病重在祛湿健脾、疏肝理气、防风御寒。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