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流感初期如何干预减轻症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解答

发布时间: 2025-06-30 15:29:00 来源: 人民网

  今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健康中国中医药健康促进主题发布会,介绍中医药健康促进专项活动进展成效和中医药健康养生知识。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在会上介绍,流感在中医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偏寒、偏热和偏燥,在流感初期大多数症状比较轻,如及时干预能够减轻症状,阻断疾病的发生。同时要注意因时、因地、因人,灵活运用“三因制宜”的方法。

  杨志敏建议,可以充分发挥厨房的食材及中医的外治法。比如偏寒,就是中医常说的风寒感冒,它的表现是怕风、怕冷,身体疼痛,头痛,咳嗽是白色的痰,流的是清涕,这时可以用葱白、生姜、紫苏煮水喝,达到辛温发散寒邪的作用。假如女性刚好这时来月经,可以用红糖、生姜、黑豆、紫苏叶煮水,养血祛风。

  另外可以用外治法,艾叶煮水之后泡脚,水温大概控制在39度到42度左右,泡大概20分钟左右,让身体微微汗出就可以。

  假如是偏热性的人,风热感冒,表现是以发烧为主,咽痛、口干、口苦,咳嗽痰是黄、浓稠的,甚至大便是干结的,这个时候用生萝卜打成汁,加入新鲜的薄荷叶和蜂蜜,用热水冲服,可以达到清热消食导滞,顺气化痰的作用。还有部分人咽干、鼻干,全身都很干燥,推荐用桑叶、枇杷叶,杏仁煮水,达到清热润肺止咳的作用。也可用雪梨炖川贝的方法,润肺化痰。

  外治法方面,可以选择用桑叶、银花、艾叶等量,加到水里面煮10分钟,用这个水擦身体、背部、四肢。如有发烧的情况,通过身体的微微汗出,就能够有协助退烧的作用。但是在擦浴的过程中注意温度不要过高,防止皮肤烫伤。

  在中成药的选择方面,偏寒的可以用一些辛温解表类的中成药。偏热的用辛凉解表或清热解毒类的中成药。对于痰多咳嗽明显的,可以用化痰止咳类的中成药。另外,生活中要注意饮食相对清淡,容易消化吸收,不要吃太多生冷、海鲜、油腻的东西。

(责编: 李文治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雨水易生湿,重在祛湿邪

    今年2月18日是雨水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中医专家提醒,此时阳气初升,湿气渐重,天气乍暖还寒,养生防病重在祛湿健脾、疏肝理气、防风御寒。 [详细]
  • 中医药成为守护群众健康重要力量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的“基层中医药服务惠及百姓健康”专题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对该局在中医馆建设方面的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进一步优化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中医馆医务人员提供辅助诊断、知识查询等服务,助力基层医务人员精准高效开展中医诊疗服务。 [详细]
  • 中西医结合医学面临三大核心命题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余艳红在此前召开的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试点项目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表示,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成效明显,带动中西医结合工作迈上新台阶。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