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评】地铁里打孩子、让孩子下跪?如此带娃法理不容!
1月12日,一名女子在北京地铁7号线上的一连串操作,震惊了同车乘客:她狠狠地捏孩子的脸,打掉孩子的帽子,扔孩子的书包,让孩子当众下跪……孩子全程沉默,下意识自保。对于周围人的劝阻,该女子也霸气回怼“我说我的孩子,我想让(他)干嘛就得干嘛”。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教育观念的革新,大多数人已经认识到,父母施加在孩子身上的言语羞辱、肢体暴力、精神折磨,只是成年人依仗自身地位对弱小者的“无能狂怒”,并不含有任何的教育成色——哪怕它被冠以爱和责任的名义,本质仍是野蛮粗暴。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自卑、敏感、畏缩的个性,也有可能走上崇尚暴力的极端。无论哪种,都与教育的初衷、健全的人格南辕北撤。
对于父母打骂、冷暴力孩子的行径,除了道德伦理上的批评、谴责,法律的态度也愈加坚定。2022年1月1日,我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家长如何对待孩子正式从“家事”变成了“国事”,“依法带娃”时代正式来临。虽然该法律旨在尊重家庭教育、重在“指引”和“赋能”,但对不合格父母的批评教育、劝诫制止、训诫处分等措施,也是题中之义。不同于其它法律注重“家长如何教育孩子”,这部法律更强调“家长如何做家长”。
而无论是刚开始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还是已经在实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暴法等,家暴,都是被明令禁止的。很显然,在法律面前,“我的孩子,我想打就打”这样的观念再也站不住脚了。所谓“你的孩子”,首先是有着基本人权、独立人格、脸面尊严的“人”,而不是谁的附属品。有些家长,应该学习何为尊重,更该学学法了。(央广网特约评论员之心)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新闻有观点|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为什么2022产业增量依然可期?
- 中银协发布“2021年银行业十件大事” 聚焦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条主线
- 《“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公布 中小城市和边境也要建机场?
- 【央广网评】德尔塔奥密克戎输入双重挑战 春节临近防疫不可松懈
- 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专家:不一样 不可掉以轻心
- 我国汽车产销总量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 中国品牌质量达到甚至超过一些国际品牌水平
- 民航局:今年力争实现行业整体扭亏增盈
- 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三所民办初中违规招生被查处
- 2022北京年货节启动 线上搭建一键直达入口
- 北京首批政务服务地方标准发布 服务中心应设延时服务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