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上又添花 提升幸福感
福建冠豸山景区苦练内功——
景上又添花 提升幸福感
在彩虹公路上驱车奔驰、乘坐鲤鱼背自动扶梯、体验闽西客家提线木偶……近年来,福建省连城县冠豸山景区苦练内功、追新求变,通过提升游客体验、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等“花式”揽客,景城互促,不断“圈粉”,让好景常看常新。
追新求变
“这是腿脚不方便人的福利。”“选择坐扶梯既可轻松登顶,又可观赏莲花峰、秀女峰等美景,登山、观景两不误!”春节期间,许多体验过冠豸山鲤鱼背自动扶梯的游客难掩喜悦之情,纷纷点赞。
据了解,受客观环境的制约,冠豸山景区的石门湖主出口只有一条陡峭的长廊上行到冠豸山长寿岩,它高低落差60多米,且需要徒步攀登266级台阶。阶长坡陡,给行动不便的游客造成较差的体验。
“为此,去年冠豸山风景区管委会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在鲤鱼背景点原游步道旁的山涧里建设自动扶梯,共分为3段,并于去年国庆期间投入使用。”冠豸山风景区管委会鲤鱼背自动扶梯负责人黄德勤告诉记者,短短60多米长的自动扶梯,不仅盘活了景区人气,也“梯”升了游客幸福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意的引领。“冠豸山景区早在1986年就入选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传统‘老牌’景区如何追新求变,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冠豸山风景区管委会副主任华智告诉记者,近年来,景区一直不断创新,全面提升景区旅游服务品质,着力打造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有活力的旅游景区。
行走在冠豸山景区的大道上,一条由红黄蓝三色标线组成的彩虹公路就映入眼帘。“在彩虹公路上驱车奔驰,可以一边吹着凉风,一边欣赏两边美丽的山水风光,沉浸式体验‘人在景中走,似在画中游’的场景。”自驾到景区游玩的泉州游客蔡金升兴奋地说。
“这条公路全长3公里,从冠豸山游客中心到冠豸山主景区,2023年11月建成。当初装点这条彩虹公路的初衷,在于整合资源、串点成线。彩色公路将景区及周边秀美的风光串联起来,用创新思维打造别样的旅游景致,使得原本单调的路面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活力,让人心情愉悦,给游客提供不一样的自驾体验。”冠豸山风景区管委会景区管理科科长林安说。
到冠豸山景区旅游,不得不提冠豸山的客运索道体验。在景区长寿亭索道站可以看到,等待乘坐客运索道的游客排起了长龙。“该索道是福建省内第一条客运进口索道,全长2300米,配备720度无死角全景全透明玻璃轿厢,让游客能够从空中纵览冠豸山独特的丹霞地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冠豸山风景区管委会景区管理科副科长李永鸿介绍,该索道不仅节省了游览时间,缓解高峰期的交通压力,还打破了景区“坐山看山”的单一步行游览模式,实现景区内的“快行慢游”。
追新求变,才能走得更远。“目前,景区正有序打造环冠豸山正山前夜间经济带,加快推进九龙湖入口停车场改造、小地引水渠道改造等项目建设。同时,签约落地了标准化低空热气球、九龙湖木屋帐篷酒店、四季花海项目等一批文旅项目,满足不同游客的多样化游玩体验选择。”华智说。
非遗元素
写下字迹工整的“龙年吉祥”四个大字、表演起惟妙惟肖的舞蹈、展示活灵活现的茶艺技巧……今年春节假期,在冠豸山景区石门湖码头处,闽西客家木偶戏传承人李坤正在为游客进行提线木偶表演。只见他十指翻飞,提拉着十几根线,让小小的木偶或手舞足蹈,或写字泡茶,仿佛被注入了生命灵动的气息,吸引众多游客观看并登台体验。
闽西客家木偶戏距今已有120多年历史,于2020年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是2020年开始到景区表演的,至今已经有4年了。希望通过我常态化的表演,让更多游客感受到闽西客家木偶戏的独特魅力。”李坤说。
游景区、赏非遗,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旅游的打开方式。“近年来,景区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将客家木偶戏、十番音乐、连城拳、舞青狮、红龙缠柱等非遗项目搬进景区,增强游客的互动性,提升非遗的市场价值,推动非遗的创新传承发展。”李永鸿说。
在冠豸山正山前展演台,景区为游客提供了雕版印刷技艺、芷溪花灯制作技艺、四堡锡器制作技艺等非遗互动体验,以及连城拳、舞青狮等非遗展演,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一场触摸历史的盛宴,零距离感受非遗的无穷魅力。
在现场,不少年轻游客也加入表演队伍中,让大家看到非遗传承中的“青春力量”。游客吴小英说:“这个非遗展示非常不错,让小孩能够真正体验到非遗的魅力,我觉得很有意义。”
本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冠豸山景区着力丰富非遗元素,让“景”上添“花”。比如,在冠豸山游客中心大厅内,可以欣赏国家级非遗项目姑田游大龙、芷溪花灯等小型非遗作品展,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当地客家非遗;游客中心旅游纪念品店内,陈列着融入雕版印刷、客家木偶等众多非遗元素的多款非遗文创用品,让你把“连城非遗带回家”;漫步景区周围众多的老字号酒楼,20多种以连城白鸭药膳、“涮九门头”为代表的闽西客家非遗美食让人垂涎欲滴;去景区附近的美食街用餐之余,游客可以欣赏店堂内高挂着的客家非遗主题装饰画……
此外,冠豸山风景区管委会与连城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携手推动,在冠豸山脚下建设连城县客家民俗陈列馆,全馆展出文物、实物1000余件,异彩纷呈的客家民俗、直观逼真的复原场景、生动形象的动态演示、新鲜有趣的互动游戏,无不诉说着客家连城农耕文化的历史印记。
景城互促
夜幕降临,位于连城城区的四角井历史文化街区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在西侧的湖面上,水光潋滟,“龙腾连城”水幕灯光秀和3D全息投影展演等文化和旅游项目轮番上演;在不远处的团结巷、中山街等商业区,古色古香的美食等摊位人气爆棚,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驻足围观、品尝。
“白天可以领略冠豸山美景,晚上还可以在这里观看免费的水幕灯光秀,品尝特色小吃,旅游的体验感非常丰富。”来自广东的游客陈建民表示,下一次还要再来冠豸山、再来连城玩。
据悉,四角井历史文化街区是连城这两年发展夜游经济、增强冠豸山景区核心竞争力的一个缩影。“传统的‘登山游湖、打卡拍照’旅游模式,造成游客一览而过难停留、观光多但消费少的现象,成为冠豸山景区旅游发展的瓶颈。”冠豸山风景区管委会主任李川龙说,2021年起,冠豸山风景区管委会与连城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携手,积极延伸旅游产品供给链,开启“白+黑”游玩模式,推出“冠豸山+四角井”“冠豸山+培田”等产品,让游客“留下来、住下来、还想来”。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连城县先后对四角井、培田等老街、古村的整体面貌、文化氛围、业态空间布置进行升级,包括投资近500万元打造“培田古村落”夜景工程;投资3.6亿元打造四角井历史文化街区,有序推进游客服务中心、吴家巷北段等节点改造,引进15家非遗技艺入驻非遗一条街,推动文创集市等业态商圈逐步形成。推动冠豸山、培田古村落创建为龙岩市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加快构建优势叠加、功能互补、合作共赢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谢建师 本报记者 李金枝)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