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对北京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昨天下午,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举行分组讨论,委员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展开热议,话题聚焦首都发展、民生和社会治理方方面面的热点。面对成果,委员们“为北京点赞”;展望未来,委员们表示“对北京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为过去5年取得的成就点赞”
“认真学习了政府工作报告后,我用三组词概括:首都、首善、首肯,定位、定向、定力,很难、很拼、很赞!我们各项工作按照首善的标准,也取得了首善的成果,报告中有很多全国第一、率先的表述,我们的工作得到了方方面面的肯定。”在九三学社界小组讨论会场,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北京市委秘书长郭艺的发言得到了委员们的认同,“大家都特别拼,为过去5年取得的成就点赞!”
“我曾在统计局和发改委工作过,所以对数字比较敏感,我谈谈看法。”在科协界,市政协委员、门头沟区科协主席顾慈阳一边用笔划出几个数字一边说,“报告提到,细颗粒物年均浓度降至30微克/立方米,比2017年下降48.3%,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北京奇迹’。这让我很振奋,说明我们的‘蓝天保卫战’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相信每一位市民都有亲身感受!”
“对北京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报告对过去5年工作作了全面深入的总结,让我们看到了过去5年首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民建界小组讨论会上,市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郭田勇说。作为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他非常关注经济方面的问题。今年他继续关注平台经济、数字经济以及北京证券交易所发展的问题,这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所体现,郭田勇对北京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报告提到坚持‘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市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办公厅主任安金明打开政府工作报告说,农业是幸福产业,这个产业的现代化,要进一步明确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和抓手。要以镇域为单元,打造一批北京的最美小镇;以特色产业为突破,构建镇域特色经济发展增长极;完善镇城公共服务设施;以宜居宜业为目标,提升镇城人居环境质量。“乡村振兴,要因地制宜,要打通资本下乡的路径。”安金明说。
“特大城市治理创新成就斐然”
“基层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不畏艰辛、勇毅坚守,日夜奋战在抗疫最前线。政府工作报告专门向社区工作者致敬!”在环境资源界分组讨论时,市政协委员、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副会长汪碧刚感到非常振奋。作为城市治理专家,汪碧刚说:“12345市民服务热线累计受理居民诉求超过1亿件,解决率、满意率分别提升至94%和95%,收效显著。在推进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中,北京市重心下移,深化主动治理,接诉即办牵引特大城市治理创新成就斐然。”
“报告中提到‘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我深表赞同。”在农业界小组讨论会上,市政协委员、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李云伏第一个发言,他格外关注农村人才培养问题。职业教育是首都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立足本职岗位,李云伏发现当前职业专科对应的本科院校不足,专升本的专业领域过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提升空间。“建议加快职业专科院校升级本科院校的建设,推动高层次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李云伏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