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热议乡村振兴:传统村落要可持续发展 文化遗址要保护利用
“有效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重点工作。发展民宿如何兼顾传统村落保护?如何创新品牌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如何利用好历史文化遗址在文化旅游方面的资源优势?在分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来自门头沟区的市人大代表们结合当地特色,积极建言献策,让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谋发展要兼顾传统村落保护
市人大代表、北京槐井石舍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克俊是一名设计师,曾参加过鸟巢的景观设计。2015年,她回到家乡门头沟区调研传统村落,看到那么多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乡村建筑荒废闲置,感到心痛,更觉得可惜。于是她放下在设计院已经15年的工作,带领设计团队回到家乡,在雁翅镇碣石村保留村落原始风貌的基础上,创建了第一个民宿项目——槐井石舍。
“刚去的时候,村里只有二十几个老人,村民外出要走十公里山路到国道边才有车坐。槐井石舍开业到现在已经6年多,现在村里游客络绎不绝。”槐井石舍带动了门头沟区民宿产业的发展,一些青壮年也回归乡村盖起了自己的民宿。然而,在发展民宿产业、提振乡村经济的过程中,李克俊也有一些担忧:在保民生谋发展这条路上,如何兼顾传统村落的保护?
门头沟区传统村落资源丰富,有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2个中国传统村落,14个北京市传统村落,2022年成为北京市唯一的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村民在自行修缮、翻建房屋的过程中,如缺少有效的政策引导,将对村落风貌造成一定破坏。
李克俊呼吁,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推动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历史环境要素等持续提升,引导村民依规选取传统工艺及材料实施农房修缮改造,为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统筹引导规划、建筑、园林、景观、艺术设计、文化策划等方面的优秀专业团队下乡,为传统村落谋划发展定位和发展时序、统筹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等提供专业意见。
创新品牌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京白梨、妙峰山玫瑰花、清水藜麦、清水豆腐、京西白蜜、阿芳嫂黄芩茶……这些都是门头沟有名的土特产。市人大代表,北京京门商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春这些年致力于质量兴农之路,孵化、整合本地特色农产品,打造了“灵山绿产”区域品牌。
“门头沟区农产品体量较小,也不成规模。我们携手门头沟区域内低收入村,携手‘源味武川’‘后旗火选’‘堆龙净土’等地区品牌创建了区域联盟,助力打造资源共享、技术互转、优势互补、市场互通的品牌营销新模式,增效后反哺山区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刘春在分享经验时说。
但“灵山绿产”品牌目前只限于农产品。刘春建议,门头沟区域品牌“灵山绿产”的边界要进一步延展,除了当地特色农产品,还要将文化旅游、民宿小院都纳入进来,不断创新“灵山绿产”品牌发展模式,丰富品牌内涵,助力乡村振兴。
保护利用好文化遗址
门头沟区斋堂镇东胡林村清水河北岸有一处东胡林人遗址,是继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旧石器文化遗址之后的又一重要发现。
市人大代表、门头沟区育园小学教师李红娟在分团会上提出,要加快推进东胡林人遗址申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探索以遗址保护与利用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在当地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引领作用。
“该处遗址自1966年至2005年先后经过四次考古发掘,出土了丰富的文化遗物,发现有墓葬、灰坑、火塘、石器制作场等早期人类活动遗迹。”李红娟说,遗址对研究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及其文化、北京乃至华北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环境变迁及人地关系、人类发展与演化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目前,门头沟区已成立东胡林人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专班,初步构建遗址保护利用的体制机制框架。
“这颗永定河文化带上的璀璨明珠,是门头沟区难能可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李红娟提请市文物局牵头组建市级工作专班,优化统筹协调,加强工作指导,并督促相关方面尽快公布遗址考古报告。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