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栖霞:发掘长江文化 涵养城市发展
从五马渡码头出发,登上“长江传奇”号游轮一览江城相依好风光,这是南京新辟的黄金旅游路线;从燕子矶公园出发,坐上燕八线轮渡前往“城市中心花园”八卦洲,运气好的话会邂逅江豚……栖霞江畔,成为南京人亲近长江的“顶流”之地。
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南京市栖霞区落实新发展理念,全力做好长江大保护,从背靠长江到拥抱长江,为生态绿廊精绘文化锦色,在城景交融中实现“流量变现”,书写“金色水岸”新篇章。
环境整治扮靓“颜值”
第一批全省城市高品质绿色空间实践项目候选名单日前公布,幕燕滨江风光带樱花观赏区作为滨水生态空间的代表入围。夏日炎炎,人气不减,晨起锻炼者络绎不绝,一路飘来夹竹桃花的幽香。
十多年前,这里还是“化工重镇”。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开展环境整治,燕子矶片区关闭搬迁各类化工企业404家、整治拆除沙场码头101个、完成生态修复面积约133万平方米。工业码头变身生态岸线,江畔崛起宜居新城。
“临江峭壁不知数,第一玲珑燕子矶。”产业转型、城市复兴,好颜值带来高人气。夜幕降临,灯火璀璨,这里的滨江公园成了南京“后备箱集市”发源地之一。
7月23日,八卦洲“青春里夏季美食月”开幕。尽管有长江二桥通达,但仍有众多市民和游客“舍近求远”,选择坐着轮渡登岛体验慢生活。
生态是这里最靓丽的名片、最厚实的资源。“让江岸线回归自然又充满活力,让游客适度参与,观江、亲江更护江。”八卦洲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拆除蓝昇船厂沿江1.2公里的生产基地,正在对周边32.4万平方米区域进行整体修复,将打造湿地草甸区、江滩湿地展示区,增添科普基地、亲水设施、游步道体系。
串珠成链彰显“气质”
栖霞区坐拥80.19公里长江岸线,沿线分布着“第一金陵明秀山——栖霞山”“万里长江第一矶——燕子矶”“长江第三大岛——八卦洲”“内河第一深水港——龙潭港”。山水城林融为一体,好风景里蕴藏着“好故事”。
“兼山水之胜者,莫如栖霞。”今秋的栖霞山,全新的栖霞古镇将与公众见面,山麓一系列文化资源被“活化”。
倚江选址的江南水泥厂见证民族工业坎坷历程,更熔铸了图强救亡的红色基因。江南水泥厂入选首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后,这里民国建筑的修缮工程入选2021年南京市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如今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工业旅游的好去处。
更多的“栖霞宝藏”正在被挖掘。6年前官窑山出土大量明代城砖残块,这里被专家认定为明代官窑。栖霞区正在规划建设大型遗址公园,在原址建设南京城墙砖窑博物馆。
把散落四处的文化资源串珠成链,让沉睡的文化遗产“活”起来,栖霞区全面整理发掘保护长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展现时代价值,惠及人民群众。
城景交融凸现“价值”
7月15日凌晨,南京地铁1号线北延工程全线轨通,该线由迈皋桥站向北经燕子矶、八卦洲大桥南至二桥公园。城市发展从背倚长江到拥江而立,栖霞打开广阔空间。
好颜值催生好前景,城市实现价值重估。日前南京市进行今年第二批集中土拍,位于燕子矶、仙林湖、栖霞山等处的3块优质地块顺利出让。燕子矶片区从旧工业区转型为品质新城,未来这里将建成46所中小学、幼儿园。唤醒山水、古寺、老镇等历史文化资源,规划中的燕子矶老镇项目将建设成为滨江城市客厅。
城市东进,栖霞山与华侨城欢乐谷、仙林新商圈形成文、商、旅融合的“黄金三角”。和燕路过江通道力争年内完工,仙新路过江通道主体工程快速推进……倚江而立、地处枢纽的栖霞区一跃成为宁镇扬一体化的地理中心、都市圈居民文旅消费新中心。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在涵养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在新一轮发展中,栖霞区确立“西提东拓、塑核赋能、融江发展”的空间结构,置身南京市拥江发展的“大棋盘”中,努力打造“最强增长极、最美新栖霞”。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