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善堂史 公益代代传
近日,记者走访位于泰国曼谷老城区的华侨报德善堂(以下简称报德善堂),正赶上组织方向泰国各地捐赠爱心大米的活动。市民们顶着小雨,来到报德善堂为偏远地区的困难群众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们汗流浃背,将一袋袋捐米标记、整理、搬运然后装车。明亮干净的小院里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市民在活动现场捐赠善款。人民网记者 白元琪摄
成立于1910年的报德善堂,是泰国最大的非营利性质的民间慈善机构,下设华侨医院、华侨中医院、华侨崇圣大学及一整套消防、医疗、急救系统等。一百多年来,报德善堂以长久坚持的善行造福无数泰国民众,受到泰国社会各阶层充分认可和肯定。
“捐米是我们报德善堂最常见的公益活动,我们希望通过定期组织这样的活动,把温暖送到困难地区,改善民众的生活。”报德善堂中文传媒负责人苏雪芳向记者介绍,尤其是在每年的盂兰盆盛会期间,大米是必捐物品,报德善堂除了拨善款直接采购大米以外,还获得了各界热心公益人士的踊跃资助,惠及更广大民众。
捐献人在米袋上题写信息和祝福语。人民网记者 白元琪摄
报德善堂整体占地面积不大,泰国著名的1418救援热线——“曼谷无线电中心”在这里办公。推门而入,目之所及是一排排工作台,接线员们在目不转睛地盯着最新动态,视线右前方的一块吊装屏幕上显示着精确到秒的电子时钟和实时险情。
“中心每年平均接到事故来线近5000次,每天有25至30次之多,雨天更甚。”中心负责人宽汪向记者介绍,灾情会在第一时间汇到这里,由报德善堂组织协调人员奔赴现场救援,而且服务完全免费。报德善堂的救援系统很完善,包括救援队、消防队、医疗队等共计上百名工作人员,每日分批次24小时值班。
“曼谷无线电中心”工作现场。人民网记者 白元琪摄
据报道,以“救灾抢险”为使命的报德善堂曾参与了泰国及海外多次重大灾难的救助工作:2011年曼谷大水灾,在灾区设临时食堂,每天送餐和饮用水5000多份;2018年清莱发生13名青少年足球队员被困深洞事件,报德善堂志愿者全程参与搜救,以绳索技术从山顶入洞搜索并成功实施救援;2010年向中国青海玉树地震灾民捐赠400万泰铢(约合人民币80万);2018年老挝洪灾事件中,捐款达500万泰铢(约合人民币100万);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向中国政府捐款500万泰铢(约合人民币100万),并第一时间向疫情严重地区提供医疗援助……
走进报德善堂的文物史馆,记者更加感受到了这家传承百余年的公益组织所展现的“扶危济困、救死扶伤”的中华传统美德。1910年,泰国著名侨领郑智勇等12人共同发起,在曼谷拍抛猜路购地修建大峰祖师庙,称为“报德堂”,后改名“报德善堂”。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报德善堂创办华侨助产医院,并逐渐扩展到全科的华侨医院;再到上世纪末,成立华侨崇圣大学,开办中文系,教授中文;再到后来成立华侨中医院……一路走来,报德善堂把宋朝大峰祖师“为善至乐”的理念在泰国不断开枝散叶、发扬广大。
百余年来,报德善堂以“善”为“本”,全面拓展社会慈善福利事业,彰显了中华儿女数千年来渴求国泰民安、众善奉行的优秀传统文化。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