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更新 虎虎生威
作者:董芬珍
虎的形象在民间美术中十分常见,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民间与虎相关的民俗、生活用品比比皆是。陕西关中嫁女需配送面老虎;孩子小时候要戴虎头帽,穿虎头鞋;土家族则自称为白虎之后,家家户户常年供奉白虎。这些民间美术中的虎,既是对古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民间表达吉祥意蕴的象征与寄托。
“虎”在民间美术中的表现形式丰富,有刺绣、版画、剪纸、泥塑等,应用于玩具、服饰、家具等日常用品,出现在日常起居、岁时风俗、人生礼仪等生活场景。为何“虎”在民间如此受欢迎?大概源于远古留下来的图腾崇拜以及世世代代扎根于民众内心的吉祥观念:辟邪、镇宅、佑福。远古时期的虎图腾,是把“虎”形象放在神圣的位置,追求“虎神佑我”,而民间美术中的“虎”形象则是为我所用,是物化了的“为我服务”的审美心态,体现着人民群众对生命的颂扬,对幸福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顺应不同场景和特殊含义,“虎”形象在不同领域展现出不同的面貌。它时而威严,时而可爱,时而夸张,时而顽皮,如民间剪纸中的虎大都调皮活泼、灵活生动,表现吉祥、与人亲近;在木版画中,虎的形象则偏向于凶猛、威武,表示其震慑四方的威严与不可侵犯;而在服饰等更为实用的日用品中,比如以虎为形象的虎头帽、虎头鞋、虎肚兜、虎枕头等儿童用品,则是集功能性、审美性和文化性于一体,直接服务于生活。例如山东兰陵县南桥镇石埠村的虎头帽,在设计上就非常有趣,在头顶上开个大小适中的圆孔,当地老百姓称之为“开窍”,寓意孩子思维敏捷、聪明伶俐,并且由于小孩子爱跑爱跳容易出汗,出汗后立即脱帽怕着凉,所以“开窍”的虎头帽在功能上还能起到散热的作用。
尽管这些“虎”形象都被以不同的形式与载体呈现出来,但它们的造型都洋溢着积极昂扬的主旋律。这离不开民间艺人富有创意的生活智慧和哲学思辨,以及被民间艺人外化成物质形态的精神寄托。
虎年谈虎,恰好“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展出的500余件(套)作品中,不仅包括潘鲁生捐赠给国博的以虎为题材的民间美术藏品,也展出了潘鲁生以虎为元素创作的当代艺术作品,直观地展示了民间美术如何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丰厚滋养,如何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山林猛虎》是山东杨家埠辟邪纳福类年画的典型题材。该作品为母子花斑虎写实造型。母虎为下山虎,白眉长须,身姿矫健,气势如虹。左下角为一小虎,匍匐卧地,昂首顾盼,望向母虎。为了突出虎的威猛气势,山林背景被简化为数丛草木。中国人的观念中,老虎不仅能够驱鬼镇宅,还能保护财富。俗谚“镇宅神虎多清净,当朝一品封兽王,不立深山合松林,持守金银聚宝盆。”
山西吉祥虎枕(也可作为玩具),为意象化的猛虎造型。其造型元素与民间虎头鞋、虎头帽样式如出一辙。虎呈站立姿态,鼻子造型中融入了艾草叶造型。民间观念中,老虎是百兽之王,人们常用艾草制成老虎的形状来驱除疾病,而艾草本身也可治百病,相当于百草之王。虎眼、虎牙、虎耳、虎尾皆用拼装化构件组合而成,身躯上亦分布有花型毛旋,形成吉祥喜庆的装饰风格,与年画之虎相比多了一份稚拙与可爱。布虎多是母亲为孩子所做,体现了中国妇女的心灵手巧和聪明才智。一针针、一线线的缝制,都融入了满腔的爱意。
高密剪纸生肖虎,为民间艺人随心所剪,造型简约率真,有虎猫同型之感。虎的面部造型为剪纸艺人着意刻画的细节。面部多为圆形,额头正中那清晰的“王”字,衬托出无比勇猛威严的气势。身上的旋纹幻化为牡丹等花卉造型,增添了更多吉祥喜气。
民间美术的造型形式是精神主导下的产物。任何载体的外在形式不外乎形、色、质的组合重构,这些物化因素之外的精神追求,才是“虎”形象的最高表现形式。民间美术中的虎,并不是指具体的哪一种属科的生物,而是超越虎形象的超然物外的意识再造形象。还以虎头帽为例,对老虎的造型进行创造性的添加,比如:把鲤鱼、石榴、莲花、寿桃、瓜果、蜻蜓、喜鹊、公鸡等添加到老虎身上,并不受客观物象的拘束,可见老百姓对虎形象的运用非常灵活。虎的形象也因此成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吉祥符号聚宝盆”。
民间美术是普通老百姓、民间艺人世世代代创造出来的,带有强烈的原生态和泥土性。学者张道一说:“民间艺术是一种母性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根”。这句话非常深刻,它指向一种不断孕育出新艺术的可能性,这正是民间美术的魅力。可以说,这种来自民间美术的“孕育”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当代艺术家立足本土文化语境,融合现代艺术表现手法,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是来自“民间美术”这位母亲的遗传。或许可以说,所谓的“当代艺术”仍然可以理解为“民间美术”,只不过是一种“笔墨当随时代”的民间美术。
在中国文化中,虎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虎年将至,我们以民间美术中的“虎”,祝每一位读者如虎添翼、虎虎生威!让我们一起到民间去,激发起干事创业的激情。
(作者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