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英巴抽空学习生态修复知识。记者 桑旦欧珠 摄
洛桑英巴公司员工工作场景。图由受访者提供
洛桑英巴公司员工工作场景。图由受访者提供
多年前,洛桑英巴离开家乡来到西藏,那时的他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创业方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让他坚定了生态修复的梦想,并成立了西藏绿江生态修复有限公司。如今,这个梦想已在西藏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深深扎根、茁壮成长。谈及未来的规划,洛桑英巴表示,生态修复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他会一直坚持下去。
缘起
2009年从甘孜老家到西藏打拼
今年42岁的洛桑英巴,2009年满怀憧憬地从四川甘孜老家来到西藏。初到西藏,他便找到了第一份工作。三个月后,他辗转到了那曲市班戈县,在那里的矿山度过了忙碌且充实的三年。之后,他前往昌都,在矿山又经历了一年艰苦却意义非凡的时光。而后,他来到山南,开启了一年种植“玛卡”的别样经历,这段经历也让他对这片土地的农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此后,他又投身建筑行业三年之久。
“我来西藏后,在拉萨、那曲和昌都工作过,冰川、绿林、砂石、湖泊……这里独特的生态环境让我印象深刻。”说起西藏的生态,洛桑英巴陷入了短暂的沉思后缓缓开口。回忆起刚到那曲市班戈县的情景,洛桑英巴说:“有的乡村交通不便,周围植被稀疏,目之所及多是砂石。因为我老家甘孜植被丰富,所以刚到这边时,这种差异给了我较大的冲击。当地牧民跟我聊天,说牧草不够丰茂,大家都盼着能有所改善,这样不仅牛羊有充足的食物,大家看到更多的绿色也会心情愉悦。”
2015年,正在看电视的洛桑英巴,听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后,瞬间精神一振。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西藏那广袤无垠的大地,这里有如诗如画的美景,也存在一些亟需呵护的地方。尤其是他曾工作过的那曲,更让他牵肠挂肚,一股想要守护这片净土的强烈愿望在心中油然而生。但当时的洛桑英巴正处于初创业的忙碌阶段,尽管心中有守护生态的想法,却因事务繁杂,且对生态领域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所以迟迟没有下定决心投身其中。
创业
毅然决定成立生态修复公司
2016年至2018年间,洛桑英巴从事的相关创业项目涉及到了生态绿化方面的内容,这让他对生态保护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为未来开启生态事业埋下了更深的种子。2019年至2020年,他在那曲开启了交通领域的相关项目。在此期间,他参与了被破坏道路的修复工作。每一次工作中,看着原本破损的道路逐渐恢复畅通,他都深刻体会到改善环境、修复生态的重要性和成就感。
2020年,洛桑英巴将自己内心对于生态保护的想法和困惑,与一位朋友进行交流。朋友听后,对他的想法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和支持,并告诉他,生态保护是值得为之奋斗的事业,不仅能够造福他人,也能成就自己,让洛桑英巴坚定了投身生态保护与修复事业的决心,决定通过生态修复为这片土地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对我的触动特别大,当时我就有做生态修复的想法,后来陆续接触相关工作,得到朋友肯定后,最终就定了下来,成立了西藏绿江生态修复有限公司。”洛桑英巴笑着回忆道。从此,生态修复与环保事业成为他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西藏在生态修复方面的政策真的很给力,这给了我满满的干劲,相关工作人员看到我们公司办理的相关资质后,也对我给予了极大的鼓励,这让我对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了。”洛桑英巴说。然而,现实的残酷却如同一盆冷水,让洛桑英巴清醒地认识到创业之路的艰难。尽管政策利好,但由于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加上社会资源的匮乏,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陷入了被动的局面。
突破
积极寻求突破困境的方法
“我们聘请了专业人员,技术和人力方面都有了一定的配备,可毕竟公司刚起步,很难接到大的项目。”洛桑英巴无奈地说。即便面临着困境,对生态修复事业坚定的信念支撑着洛桑英巴,让他不愿轻易言弃。凭借着这股子韧劲儿,他积极寻求突破困境的方法。“为了让公司运转下去,我们只能主动去和同行对接,揽一些他们负责项目里的小内容来做。一些小型的生态修复项目中,我们公司团队运用所学知识和积累的经验,成功地让原本受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洛桑英巴说。
同时,洛桑英巴养成了经常翻阅专业书籍的习惯,时刻关注着生态修复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养分。只要有相关部门举办的培训活动,他总是踊跃参加,不放过任何一个提升自己和团队专业素养的机会。
每当公司聘请行业内的专家时,洛桑英巴必定会一同前往生态修复现场,虚心向专家请教,在实践中积累宝贵的经验,深入了解每一个修复环节的要点和难点。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公司逐渐展现出积极的发展成效。
回首奋斗历程,洛桑英巴始终专注于一件事:生态修复。而这些年,他奔走于西藏各地,亲眼见证了生态绿化工作取得的巨大进步。“第一次到那曲时除了石头还是石头,几乎看不到生机盎然的景象。但去年我再次前往那曲,那里的变化让我惊叹不已。道路宽阔平坦,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许多区域在科学的禁牧措施下,植被得以恢复,重现绿意。当地的农牧民也纷纷感慨,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洛桑英巴说。
未来
一辈子从事生态修复工作
自踏上创业之路以来,洛桑英巴所开展的一系列项目带动众多农牧民实现了就业增收,为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2013年,洛桑英巴在贡嘎开启了玛卡种植事业,为近400名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增收的机会。随后,洛桑英巴积极投身生态修复事业,在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中负责劳务输出相关工作。仅在2024年,每日就有80余名农牧民参与其中。
他不仅在经营上专注于生态保护,也始终坚定不移地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他积极参与地方公益事业,每当了解到有患病群众陷入困境,总是会捐款相助,他还时常看望孤寡老人,定期为他们送去生活所需物资,也心系当地农牧民,为他们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并确保员工薪资稳步增长。
多年前,洛桑英巴带着懵懂的憧憬离开家乡,那时的他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梦想。直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让他坚定了生态修复的梦想。如今,这个梦想已在西藏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深深扎根、茁壮成长。谈及未来的规划,洛桑英巴表示,生态修复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自己会一直坚持下去。
“以前在西藏不会高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开始出现一些反应,时常会感到不适,但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就会一直留在西藏,我希望能够一辈子从事生态修复工作。”洛桑英巴满怀深情地说。未来,他将继续在生态修复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守护这片美丽的土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