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西藏新闻

在雪域高原见证一位七旬老人的初心

发布时间:2021-05-19 09:01:00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2021年,适逢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青藏铁路开通15周年。3月初,我在浏览中国照片档案馆馆藏照片时,无意间发现这样一张老照片:新华社记者在20年前拍摄的一张从天津汇往青藏铁路建设指挥部的汇款单。

  汇款人署名:“七九年援藏干部”,并附言:“为青藏铁路建设表示一点心意。祝铁路早日修到西藏去!”汇款金额1118元。

  经当时的记者回忆,这是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收到的第一笔汇款,金额跟当年青藏铁路计划开工建设的总长度(1118公里)数额相同。

  这张汇款单上的“七九年援藏干部”是谁?他为什么会汇出这样一张汇款单?他现在过得如何?抱着这些疑问,我开始了寻访之旅。

  从一位熟悉天津援藏工作的干部那里,我找到线索,联系上了一位微信名为“梦回藏东”的老人。当看到汇款单照片时,他承认了这是他的字迹。

  接着,我又通过汇款单存根等细节反复核实,确定了他就是那位汇款人,全名李纯民,今年70岁,退休前就职于中交天津航道局。

  4月下旬,我和另一位记者先去了李纯民天津家中做前期采访。之后,我们还去了天津大学采访了受李纯民发起的爱心基金资助的学生扎西措姆。

  4月底,从北京到天津,再由天津到四川成都转机到西藏昌都,我一路跟随李纯民。

  这是去年才做了支架手术的他第20次进藏。

  “采访我的媒体也有,但跟着我去西藏实地采访的只有你们。”

  “不能什么都听我说,你们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

  一路上,李纯民这样说。

  类乌齐,藏语里“大山”的意思,位于西藏东北部,平均海拔约4500米。一下飞机,便是高原。

  这虽然不是我第一次进藏,但多少还是有点高原反应。从邦达机场开到类乌齐县城,山路曲折蜿蜒,一路颠簸与头疼为伴。

  到了酒店,同行的一位年轻男同志就因为高原反应,直接躺在酒店里吸氧了。

  70岁的李纯民还是精神矍铄,他一边叮嘱我们要放慢脚步,好好休息,一边跟人商讨这两天的行程:岗色乡小学,类乌齐县第二小学,伊日乡小学,桑多镇第二中心小学,县教育局,滨达水电站,藏族群众家……

  我在类乌齐县的4天3晚,走了好几所学校好几个地方,看着李纯民是如何带着施工人员,落实一间间学校的热水设施,一部部教学一体机。

  因为见不得“孩子们用刺骨的冷水洗头洗脚,尤其是女孩子”,他与校长的交谈全部围绕着如何改善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环境,尤其是热水供应设施问题。

  助学笔记在他的手机记了一屏又一屏,找他办事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他几乎和每所学校的校长都亲如兄弟,每到一所乡镇小学,都会听到孩子们亲切地喊“李爷爷”。

  他把对当地孩子们最真切的关爱融入一盆盆热水,一间间新教室,一台台空调,一部部教学一体机里。

  “一人援藏,全家援藏;一次援藏,终生援藏。”这是药不离身的李纯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他认真、细致、事必躬亲,赢得当地藏族乡亲发自肺腑的尊重。

  “生命不只在于长度,还在于宽度。”这也是闲暇时喜欢旅游,学习藏语和英语,生活节俭的老人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正是有这样的情怀,才使得他十多年来一直坚持为援藏助学而奔忙。

  如同他当年寄出一张张不具名的汇款单,有责任,有情结,有感恩,更有不改的初心。

  此次采访,时间跨度大,我们还征集了不少李纯民1979年到1984年间拍摄的老照片。

  让老照片“焕发新生”,一直是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的职责所在。它珍藏着1892年以来的历史照片1000多万张。不同时代百姓的生活影像,汇聚成浩瀚的历史。

  回到那张看上去平凡无奇的汇款单照片。如果不是凭着十多年图片编辑工作积累下来的新闻敏感度,那张照片也就仍埋没于海量的照片当中。从看到,到寻访,再到跟随采访对象共赴高原,挖掘人物深层次的情感,这就是影像的魅力所在。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