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新闻 > 资讯

西藏当雄县探索高原现代牦牛产业之路

裴聪 发布时间:2019-08-05 09:21:00来源: 西藏日报

  西藏当雄,藏语意为“挑选出来的牧场”。这里草原辽阔,水草丰美,是西藏传统的天然牧场。

  随着畜牧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当雄县传统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低、草畜矛盾突出、牧民群众受传统观念束缚商品意识淡薄等问题日渐凸显。

  2017年2月,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在当雄县调研时指出,“衡量一个农牧业产业化项目好不好,不仅要看规模,还要看项目带动能力强不强、群众钱包鼓不鼓。要处理好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与家庭承包经营的关系,结合实际、科学规划,分清缓急、重点推进,创新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培育壮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高原特色农牧业。”

  按照吴英杰书记“大胆探索、抓好试点,把更多好经验好做法向全区推广,推动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指示要求,当雄县深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发展牦牛产业为基础,以家庭牧场为运作平台,以”有身份证的牦牛肉”为品牌的产业链为依托,积极探索高效养殖育肥技术,实现了草场生态持续好转、群众持续增收的总目标,成为了拉萨乃至全区牦牛产业发展的“先行者”。

  效益好不好,干部群众来算账

  ——组建净土牧场和家庭牧场,打破传统养殖模式

  7月的当雄绿意正浓。伴着泥土的清香味,当雄县副县长多吉平措和郭庆村党委书记达桑又来到了村民贡嘎平措家。女主人娴熟地打好酥油茶,几个人围坐在炉子旁聊了起来。

  “我们家以前养了90头牦牛。如今在净土牧场郭庆场入股了26头牦牛,自己养殖了31头牦牛,剩下的全卖掉了,摘掉了‘超载户’的帽子。”贡嘎平措掰着手指算了算,“我现在入股当了股东有收入。除此之外还帮着净土牧场照看寄养的牦牛,一年下来有4万元的收入。”在过去,由于不懂市场经济,贡嘎平措家一年仅出栏9头牦牛,收入也只有5万元左右。

  草畜不平衡、牧民有资产没资金、合作社专业化程度低……不打破传统经营模式,意味着将走进一条死胡同。打赢脱贫攻坚战,如何在不影响当地生态环境基础上,将优势牦牛产业转化为牧民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成为当地政府的首要考量。当雄县认真贯彻自治区和拉萨市发展牦牛产业的重要指示,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成立工作专班,探索建设净土牧场和家庭牧场。

  近年来,当雄县投入2408.38万元推进净土牧场建设项目,在前期进行试点建设的基础上,由县净土牧场公司以2元/亩/年的标准流转郭庆村13万余亩草场。牧户以保护生态为前提,把草畜平衡指标内的牲畜活体称重后,以每斤20元的价格入股,占有相应股份,获取分红收益。对于超载部分,公司一次性买断。解放出的劳动力由公司根据需求,结合牧民意愿和牲畜养殖经验签订劳务协议,获取相应报酬,鼓励剩余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提高家庭经济收入。

  “草场流转、牦牛入股、牧民入员”,这一试点建设收益到底怎么样?当雄县领导干部深入净土牧场、企业和老百姓家中好好地算了一笔生态账和经济账。

  “长期以来,有的牧民家庭条件非常简陋,却养着百十头牦牛,有资产没资金。”当雄县政协主席次仁桑玻表示,高寒地区天然草场生态脆弱、产草量低,牦牛生长缓慢、饲养周期长,整体出栏率常年维持在15%左右。

  “在净土牧场养殖的6龄左右的牦牛体重达到500斤以上就可以出栏,比传统的养殖周期缩短了两年,出栏体重增加了100多斤。经过我们的测算,一头牦牛的养殖成本在7000元左右,通过采取精细化切割、反季节上市等措施,一头牦牛可以卖到上万元,收益达到3000元。”次仁桑玻说道,“规模化养殖有效地保护了生态平衡,全县有望在2020年实现草畜平衡这一目标,同时实现百姓增收和企业增效‘双赢’。”

  “全村270多户村民,大部分都参与入股,积极性越来越高。2018年,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3000元,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达桑说,“有了产业支撑,就能真脱贫、脱真贫、不返贫。”

  除了发展净土牧场,家庭牧场也是当雄县发展规模化养殖的重要渠道。

  在宁中乡堆灵村,家庭牧场主曲嘎告诉记者,以前家里只搭建了一个简易的畜棚,养殖了151头牦牛,养殖方式也比较传统。2017年5月,政府投资20.71万元修建了标准化的牛圈、饲草库和防疫室,还打了一口水井。同时,畜牧兽医站的兽医也会定期来牧场,为养殖户传授、讲解养殖新技术,提供牛羊疫病的防治、检疫。

  “通过发展家庭牧场,不仅懂得了经营管理,还掌握了标准化养殖的实用技术。经过短期育肥,每头平均增重75斤、净增收2000多元。”曲嘎说道,“自组建家庭牧场以来,逐步减畜累计出栏牦牛67头。县净土公司统一收购出栏的牦牛,解决了销售难的问题。”

  “按照整组推进、双户联营、单户经营的模式,全县组建了18个家庭牧场。2018年,这18个家庭牧场牦牛存栏数4707头,共育肥出栏960头,累计增收194.7万余元。”当雄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边巴仓觉介绍。

  增加科技投入,培育新型农牧民

  ——吸纳大学生和当地群众就业,转移富余劳动力

  49岁的郭庆村村民平措次仁祖祖辈辈都以放牧为生,常年逐草而居。“没有想到我一个土生土长的牧民还可以在净土牧场当上员工,每个月有了固定的收入。”平措次仁黝黑的脸庞上堆满了笑容。

  在没有进入净土牧场郭庆场之前,平措次仁家养殖了90头牦牛,每年在固定的季节出栏10头。“自己放牧的时候总是担心牦牛的繁殖和销售问题,现在不用愁了,我把自己家的牦牛在牧场入了股,还成了这里的员工。”平措次仁现在的工作是管理4号牛舍。

  净土牧场郭庆场有4个牛舍,共有13名当地群众在此就业,包括3名大学毕业生和6名贫困群众,每个牛舍均配有管理员、监督员和兽医。“一个牛舍可容纳60头基础架子牛,这些牛在牛舍里被精心饲养,平均每天可以增重4斤,经过3个月短期育肥体重达到500斤后就可以出栏。”该场负责人阿旺多吉介绍说,“通过短期育肥,不仅实现了牦牛规模化饲养,提高了牦牛肉供给能力,同时也减少了天然草场放牧量、有利于草畜平衡。”

  饲草不鲜、本地牧草资源薄弱是影响牦牛育肥的一个重要因素。2019年年初,当雄县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在净土牧场郭庆场修建了占地416平方米的集装化智能牧草生产厂房,牧草周产量能够达到8—10吨,有效解决了全县牧草资源短缺的现状。

  “集装化智能牧草生产项目引进德国先进设备,车间实现了对恒温恒湿育草的智能化控制,保证了牧草的生长情况和总量,不受气候的影响。”西藏伊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吕德全介绍,“这些鲜草全部由‘藏青2000’培育而成,其粗蛋白、纤维等含量优于普通饲草,牦牛食用后体内可形成大理石花纹牛肉。大理石花纹越多,表明牛肉越嫩,品质越好,价格也越高。”

  西藏伊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实施“交钥匙”工程,手把手培养了两名当地技术员。拉巴次仁大学毕业后于2018年年初进入净土牧场郭庆场工作,现在已逐渐熟悉和掌握了智能种植牧草的技术。“在这里,我学会了很多科学养殖牦牛的技术,感受到了传统养殖与现代养殖之间的明显差异。”拉巴次仁说道。

  当雄县牦牛产业规模化、科学化发展,增强了老百姓抗风险的能力,也让群众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据介绍,2018年当雄县牦牛存栏量达28.42万头,出栏量达5.83万头;1.4万劳动力中有效转移劳动力9000多人;农牧民人均收入达15850元,增幅为10.58%。

  “以前动员老百姓从高海拔向低海拔搬迁改善生活环境,他们总是担心离开后放牧不稳定,不是很积极。现在,牧民们得到实惠后,信心十足,没有一户不愿意搬迁。”拉萨市副市长、当雄县县委书记张正说道。

  牦牛有了“身份证”,拓宽了销售渠道

  ——线上线下销售相集合,市场前景广阔

  当雄县作为拉萨市唯一的纯牧业县,传统散养的牦牛养殖方式简单、粗放,加之牧民惜杀、惜售,缺少销售渠道,始终不能实现规模化、集中化养殖。

  近年来,当雄县投资303.66万元,为全县满3龄的27万头牦牛佩戴了芯片耳标,通过芯片纪录牦牛的基本情况,包括高龄、健康状况、疫苗接种等,并将有效信息收集到牲畜信息库中,还专门配备了200余人的兽医队伍进行监管,实现了对牲畜的有效管控。

  2015年,当雄县根据县域实际,成立了当雄县净土健康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推出了“有身份证的牦牛肉”特色品牌,成功注册“当雄牦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地理标志商标保护”,完成了当雄“有身份证的牦牛肉”SC认证。

  2018年,当雄县销售 “有身份证的牦牛肉”休闲食品3.5万余份,年销售收入达1300余万元;与北京东城区扶贫工作站签订当雄县“有身份证的牦牛肉”休闲食品供货协议,预计可带来经济效益300余万元;与中国牛人俱乐部签订了为期三年的1亿元销售合同;与环球捕手签订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在销售平台上线仅4小时销售额达到120余万元;与上海餐饮协会签订300吨牛肉销售订单……目前,当雄县“有身份证的牦牛肉”成功打入了北京、上海、江苏等地高端市场。

  据统计,2016年以来,当雄县共销售牦牛7162头,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直接受益群众2800余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00户,户均增收1500余元,实现就业600多人。

  正是基于丰富的畜牧业资源优势,牦牛肉具有“原生态、纯天然、全绿色”和品质好、口感好的优点,2018年4月,西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和西藏高原蓝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当雄县联合实施了“牦牛产业万户脱贫致富”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解决1000人就业,辐射带动牧区1万户家庭脱贫致富。该项目是当雄县创新实行“金融+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科技”金融扶贫、产业扶贫模式的探索新举措。

  只有把产业做强了,市场“蛋糕”才能做大。目前,当雄县全力推进牦牛产业园申报国家级现代产业园区工作,截至去年底,当雄县牦牛产业园市级现代农牧业产业园认定已顺利完成,并已通过自治区级现代农牧业产业园认定评审。

  张正表示,当雄县正在大胆探索实现双赢的现代畜牧业改革发展道路,助推具有当雄特色的净土健康品牌走出去,已经初步闯出了一条牧民增收、牧业增效、牧区增绿的改革新路子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路子,当雄县有信心和决心把这条迈向全面小康的道路闯成功。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