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涉藏动态

全国非遗保护先进个人嘉阳乐住:用非遗架起壤塘与外界沟通桥梁

发布时间:2023-03-21 09:08:00来源: 四川日报


嘉阳乐住向传习所学员传授唐卡技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从2010年起,先后建起壤巴拉觉囊唐卡艺术、时轮藏医药、宝瓶陶艺、觉囊梵音古乐、时轮藏香等16个传习所。当地年轻人通过6年以上的系统学习,熟练掌握非遗技艺。

  推动非遗传习所建立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觉囊梵音”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和全国非遗保护先进个人嘉阳乐住。生于青海,5岁时来到壤塘的他,历经数十年的不懈努力,用非遗架起了壤塘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唤醒年轻人的天分

  “壤塘是一个离大城市比较远的地方,一些年轻人在家乡找不到事做。”回忆起自己创办非遗传习所的初衷,嘉阳乐住表示,是想帮助这些不知道未来该做什么的年轻人立德、立志、立业。

  大约在2008年,嘉阳乐住在询问了几位年轻人和他们父母的意见之后,开始免费向他们传授自己打小学习的唐卡技艺。“但是我不觉得我是在教他们什么,我始终相信每一位学员自身都是有天分的,我所做的工作只是去激发、唤醒他们的天分,”嘉阳乐住表示,“很幸运,非遗技艺的学习让这群原本对未来生活感到迷茫的孩子发现了爱好和方向,他们的精神面貌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让他们的家人和邻居都感到很惊喜,所以到第二年时,想要报名学习唐卡的年轻人就变多了。”

  为了适应几十名学员同时学习唐卡的需要,2010年,嘉阳乐住在壤塘创办了壤巴拉觉囊唐卡传习所,也开始摸索创建系统化的唐卡课程。唐卡画师的培养要经历6年以上的时间,“刚开始,我们会给学员安排一个类似通识课的课程,让其了解唐卡的历史、流派,熟悉绘制唐卡用到的各种材料和绘画技艺。之后再依次深入学习笔法、色彩,到最后去感受绘画的神韵。”

  在壤塘的非遗传习所里,嘉阳乐住和其他老师始终坚持的理念是要让学员完整掌握一项技艺,“比如唐卡,现在有很多地方为了快速提高产量,会对工艺流程进行拆分,流程中的每个人只学习唐卡制作中的一个环节。这样效率确实很高,但对于学习者和唐卡的传承发展而言,却没有多大益处。”嘉阳乐住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让传习所的每一位学员,在完成所有课程后,都能独立进行这项技艺各个流程的操作。”

  一开始,嘉阳乐住一个人给学员们授课。后来,伴随着学员数量的增多,传习所开设的非遗课程项目也逐渐增多,为了保证教学的质量,嘉阳乐住开始请四川、青海、西藏等多地的非遗大师来为学员们授课。此后,在阿坝州委州政府和壤塘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藏医药、藏香、藏纸、堆绣、藏族传统服饰等非遗传习所相继建立,达到16所传习所的规模,“学员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项非遗技艺学习。”


学员在壤巴拉觉囊唐卡传习所学习画唐卡。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让非遗在交融创新中传承

  “现在,一个年轻的唐卡画师,一幅大型作品就能卖出上百万。”嘉阳乐住表示,虽然现在有了很多批量化生产的唐卡产品,但坚持传统材料和工笔技艺虔心绘制的唐卡作品,依然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有些画师的订单已经排到数年以后了。”目前,壤塘非遗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有2000万元左右,对于偏远牧区来说,这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同时带动了3000余人就业,创造了一个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脱贫致富的成功案例。

  除了秉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传承当地非遗技艺,嘉阳乐住也鼓励学员走出壤塘,到外面的世界去见识更多的优秀技艺。为给非遗创新发展提供更深入的滋养和更广阔的天地,嘉阳乐住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等高校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并在上海、景德镇等地设立传习基地,为学员提供继续深造和开阔眼界的平台,帮助他们学习和吸纳更多艺术形式的精华。

  “通过非遗带动,当地年轻一代的确实现了收入的增长。但我一直跟学员强调,对生命的启发、探索与求证才是最主要的功课。通过鉴赏、观察、操作,实现学员审美的提升,我觉得才是传习所带给当地最深远的价值。”

  现在,有学员因为唐卡学习期间的积累,在完成传习所的课程之后,转而继续从事动漫、国画、陶瓷画等领域的工作,在新的领域里继续学习、精进自己的技艺。“在我个人看来,非遗不存在学完的情况。现在的非遗,很多就是历史上各地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交融的产物,在这个时代,交流、交融仍在继续,传承者们必须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才能让非遗真正地活起来。”

  嘉阳乐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觉囊梵音”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和全国非遗保护先进个人。自小深受传统文化和艺术熏陶的嘉阳乐住,从2010年起在壤塘先后创办10余所公益性的非遗传习所,向当地偏远高原牧区的年轻人传授唐卡、藏香、藏医药等技艺。至今已培养了800多名传承人和匠人,组织挖掘和保护发展的非遗项目近20项。2022年底,嘉阳乐住获评为“2022四川非遗年度人物”。

(责编: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