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水生生物保护见成效 长江源区鱼类资源呈增长趋势
记者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获悉,2021年,三江源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渔业水域继续保持原生态,长江源区鱼类资源保存较好,甚至资源略呈增长趋势。
据了解,近年来,青海省加快构建长江、黄河、青海湖重点水域禁渔期管理制度,严格落实禁捕管理各项举措,积极开展土著鱼类增殖放流,强化水生生物资源及渔业水域环境监测,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通过全面构建监管制度体系、严厉打击涉渔违法行为、有效恢复水生生物资源、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以及开展重点水域环境监测,组建1310名长江禁捕一线协助巡护队伍,设立县、乡、村、护鱼员四级网格,有效解决了长江流域地广人稀,监管力量难以全覆盖的突出问题。
据悉,经专业部门调查评估,2021年青海湖裸鲤资源量恢复到10.85万吨,是保护初期的42倍,已达到原始蕴藏量的33.9%,三江源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渔业水域继续保持原生态,长江源区鱼类资源保存较好,甚至资源略呈增长趋势。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世界海拔分布最高关键鱼种首次实现规模化人工繁殖
生活在长江源头海拔4800米左右的关键鱼种——小头裸裂尻鱼,经过人工授精、孵化后,两万尾幼鱼苗生长良好。这标志着我国科研工作者首次实现对世界海拔分布最高关键鱼种的规模化人工繁殖。[详细] -
青藏高原鱼类的物种形成和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承担的“青藏高原鱼类的物种形成和进化研究”项目进行成果评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