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鱼类的物种形成和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记者10日从青海省科学技术厅获悉,近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承担的“青藏高原鱼类的物种形成和进化研究”项目进行成果评价。
项目系统调查了青藏高原各大水系鱼类70多个种(亚种),基本囊括了青藏高原鱼类优势类群和重要区域,采用形态学、生态学、分子系统学和基因组学等方法开展研究,进一步增强了对高原鱼类物种演化过程和多样性的认识。
青藏高原湖河纵横,鱼类物种资源丰富,是具有代表性的高原生物类群之一,高原鱼类的多样性与其对高原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密切相关。项目通过对青藏高原鱼类物种形成和进化的研究,提出了青藏高原鱼类物种形成的主要模式为隔离分化。通过野外调查,首次在青藏高原冰川湖泊中发现了一个同域物种形成的案例,为澄清同域物种形成理论提供了新的证据。研究详细地阐述了高原鱼类物种分化的分子生态学机制,全面展示了高原鱼类多样性演化的过程。
基于上述发现,“青藏高原鱼类的物种形成和进化研究”项对高原鱼类物种分类系统提出了修订意见,命名了裂腹鱼类和高原鳅属鱼类新种各1种,并建成高原鱼类科普教育基地,为青藏高原鱼类生物多样性认识和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守护青海湖湟鱼重生的力量
近年来,随着当地封湖育鱼,执法护渔,积极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加大管理设施投入,青海湖湟鱼的种群数量持续增长。[详细] -
金沙江畔护鱼人:十年禁捕会让生态文明理念更深入人心
7月1日起,云南省对金沙江(长江干流)流域重点水域实施暂定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这项政策来得太及时了!十年时间足以让生态文明理念更深入人心!”[详细] -
封湖育鱼18年 青海湖裸鲤人工增殖放流超1.4亿尾
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披露,自2002年青海湖封湖育鱼至今的18年间,已有1.4062亿尾青海湖裸鲤鱼种,通过人工增殖放流回归青海湖,实现裸鲤资源恢复和流域内生态环境稳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