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五千多年的中国文明史来说,4年零8个多月显得尤为短暂;
对于543.68万公里的公路总里程来说,4360公里也许不算漫长。
但若将镜头拉回70年前,拉萨城在初冬迎来一场注定会被载入史册的庆祝典礼,人们便会从那欢欣鼓舞的景象中认识到这些数字所代表的重要意义。12月25日这天,布达拉宫前数万名各族群众载歌载舞,将鲜花和一条条洁白的哈达献给筑路勇士们,汽车有史以来第一次开进了拉萨城,结束了西藏几千年来不通公路、没有汽车的历史。
毛泽东主席特为题词:“庆祝康藏、青藏两公路的通车,巩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建设祖国!”
就在3个多月前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新中国领导人第一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概念。毛泽东主席在致开幕词时宣布: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
彼时,两路犹如一双有力的臂膀,将雪域高原与祖国大家庭紧紧连在一起,未来发展之路从未如此豁然而坚定。
图为扎墨公路嘎隆拉隧道 摄影:陆江
(一)
“不怕困难不怕险阻,管你崇山峻岭、雪山草地,我们可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没有人民解放军通不过的道路。”
“我是走路到的西藏。”
“我也是。”
“我是十八军的!”
“我也是十八军的!”
“我是十八军五十三师。”
“我也是。”
“彭家英!她是我们的班长!我们的老班长!”
当95岁的女兵闫家琪与96岁的老班长彭家英时隔74年再相遇时,同为首批进藏女兵的两位老人热泪盈眶,紧紧拥抱在一起。
“解放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钢,要把那公路修到西藏……”两位老人互敬军礼,手挽手唱起《歌唱二郎山》,仿佛回到了那段并肩战斗的峥嵘岁月。
沼泽、冻土、雪崩、塌方,
铁凿、锯子、铲子、钢钎,
代餐粉、吃野菜、喝雪水,
气候恶劣、地势险峻、技术落后、工具原始、后勤补给不足……这是筑路战士们曾经的集体记忆。在没有参与修筑川藏、青藏公路之前,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西藏只是一个遥远的地理概念,如今,数不清的重重障碍横亘眼前,一切都如此真实而残酷。
祖国需要、边疆建设需要、各族同胞需要,英勇顽强的战士们没有退缩半步,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途,并以强烈的爱国激情与建设热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把因艰难险阻所激发出的巨大精神力量转化为创造筑路奇迹的强大动力,胜利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
若把这一人类筑路史上的奇迹浓缩为一卷长长的胶片,定格的无数瞬间,都记录着他们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的无限热爱,怀着粉碎西方势力企图策动“西藏独立”阴谋的决心,将汗水、青春、热血乃至生命奉献在雪域高原的人生特写。
记忆中,是在十八军进军西藏动员大会上,张国华军长“背女进藏”的义无反顾;慕生忠将军以“愿死在战斗岗位上”的信念带领筑路大军攻克昆仑天险;为打通雀儿山而光荣牺牲的张福林战士曾在日记中写下“祖国需要我,步兵变工兵”,口袋里的四元五角钱是他此生上交的最后一笔党费;曾经的“驼娃子”“骆驼客”在完成运输物资进藏任务后,成为冲锋在前的修路民工;还有身残志坚的“千锤英雄”杨海银、“渡江英雄”李文炎……
记忆中,是叮叮当当的开凿声响彻天际,一锤一锤地打、一铲一铲地挖,是一位位筑路英雄、一件件感人事迹、一处处标语口号……
如今,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已满头银发、步履微颤,但只要聊起西藏,他们眼里就有了光。也许正如作家高平说的那样,“我把青春献给了西藏,西藏也给了我永久的青春。”
不变的是,“两路”精神跨越70年时空仍在回响、依然滚烫。作为公路建设的延续和保障,在养护路工人的集体记忆中,是从小跟着父母在工地上铺沙、补油,是车辆汽笛声和行驶而过的风啸声,是日复一日的酷暑严寒,是雨雪风沙烈日、辛劳枯燥孤寂,是父辈们养护作业用的手扶拖拉机已被机械化设备替代,是凭着“他们都能坚持,我也能”的信念坚守岗位奉献、一生一世一件事。
他们的话如此朴实,“我就想好好把这条路养好,保障公路的畅通。”“苦也要干!苦尽甘来!”“我家几代人都修公路、热爱公路,这是责任,也是生活。”“只要路面畅通,我就感觉心里都是亮的。”
70年来,在公路改造、整治和养护过程中,一代代交通人秉持前辈开拓者的精神,以“人在路上,路在心上”的忠诚、使命与担当,让独属“天路”的风景耀眼鲜亮。
(二)
“这两条公路修成,表现了我们各族人民亲密团结的伟大力量;通过这两条公路将使我们藏族人民和全国各兄弟民族更加团结;同时也为我们在各兄弟民族的支持和帮助下建设繁荣幸福的生活,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增加了胜利的信心。”
据康藏公路修建司令部计算,仅修筑康藏公路,“除去参加筑路的人民解放军的给养被服等项,建设这条路的费用,如果折合成五千元(旧币)一张的人民币,每行一张,排成九行,可以从北京的天安门,一直到拉萨的布达拉宫……”彼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在国家经济极其困难的时刻,党中央毅然作出了进军西藏、修筑进藏公路的战略决策。
“为了帮助各兄弟民族,不怕困难,努力筑路。”筑路大军克服万难的勇气和士气被鼓舞起来了。
天叫“囊木”,地叫“萨”,天上星星叫“嘎玛”……行军路上,大家捧着纸张粗糙的课本学藏文,他们尊重藏族群众的风俗和信仰,即使断炊断粮也绝不拿群众的粮食,他们将藏族民工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送医送药、关心帮助、传授技能……解放军模范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和群众路线,彻底转变了藏族群众对进藏军队的传统印象,获得了百姓的衷心爱戴与拥护,被亲切地称为“金珠玛米”。
“哈达不要多,只要一条洁白的就行;朋友不要多,只要结识一个解放军就好。”这首当时广为传颂的民歌,道出了群众对“藏族人民的知心人”的深厚感情。各族群众克服重重困难,与解放军并肩携手,修路架桥,支援解放军进藏的运输模范曲梅巴珍,认定解放军是天底下最好的人,顶风冒雪、日夜不息赶着牦牛为其运送粮食物资。加之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广泛物资支援,让绵亘的凿艰越险之路始终交织着各民族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深厚情谊与澎湃力量,亦如70年来的发展之路,因沁润着民族团结之力,始终一往无前。
“……巍巍高原,两路贯通。北京拉萨,紧密相连。兄弟情谊,亲密无间……”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碑文上,永久铭刻着那段军民一家、团结奋斗的岁月。
“战风雪,斗严寒,常年战斗在青藏线,各族兄弟团结紧,我们是高原护路人……”《青藏公路之歌》仍在一代代传唱,一唱就是一辈子。
(三)
“……在他们看来,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当艰苦和困难被克服以后,胜利和光荣就来迎接他们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奋斗的梦想。战士们曾多么满怀憧憬与期许,他们深深知道,打通进藏的交通“大动脉”,将会带来何等翻天覆地的变革;只要筑起“天路”,关山阻隔再也无法挡住发展的步伐。
于是,一场关于梦想的传递,一场跨越70年仍澎湃不已的壮志情怀的接力就此开启。一代又一代、千千万万的建设者们正是靠着先辈们精神的鼓舞,追随着他们的脚步,奋斗不息,让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
川藏、青藏主干公路全线通车以后,为保障公路畅通、改善行车条件,多次进行了改扩建,公路建设者和科研工作者攻克了多年冻土公路、桥梁建设和养护等多项技术难题,实现了川藏、青藏公路全部黑色化;西藏公路通车里程达12.33万公里,全国最后一个未通公路的县城墨脱县、全区最后一个未通公路的乡镇甘登乡通了公路;截至2023年底,西藏全区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9.3万公里,具备条件的乡镇、行政村公路通车率均为100%;青藏铁路的通车,结束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圆了中国人期待百年的西藏铁路梦;拉萨至日喀则铁路(拉日铁路)的开通运营,使得从拉萨至日喀则全程只需3小时,极大地改善了沿线居民的出行条件;经过一代代航空建设者接续奋斗,“世界屋脊”之上终于架起了联通世界的“空中金桥”……
阔步迈入新时代,涵盖公路、铁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极大地促进了两路沿线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文化繁荣、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幸福。
未来已来!
未来可期!
(四)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晨羲载曜,万物咸睹。
自十余万筑路勇士在“世界屋脊”创造了人类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至今已有70年;自1954年新中国领导人第一次提出“四个现代化”起,至今已有70年。时代不同,人物不同,故事不同,但精神内核从未改变。雪域高原上逶迤向前伸展的川藏、青藏公路,如不朽的丰碑,向世人昭示着,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如今,无数养路人、邮政人等交通建设者以实际行动诠释和丰富着“两路”精神。位于海拔5000多米唐古拉山的“天下第一道班”,年平均气温-8℃,最低达到-40℃,变化的是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不变的是几代护路职工坚守的初心和以路为家的信念;“雪线邮路的幸福使者”其美多吉,30多年来驾驶邮车往返于甘孜至德格平均海拔3500米的雪线邮路上,将来自党中央的声音、祖国四面八方的邮件送往雪域高原的各个角落,用真情奉献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曾是川藏公路雀儿山五道班班长的陈德华,20多年来带领道班坚持战斗在三千里川藏线海拔最高的道班上,被当地群众誉为雪域高原的“铺路石”和川藏公路的“生命守护神”;“线路医生”于本蕃坚守在平均海拔4800米的唐古拉站区,用工作“零误差”保障青藏铁路安全畅通;三代薪火相传的青藏公路冻土科研团队矢志攻坚,科研成果在西藏、青海等地公路建设中得到全面推广应用;还有子承父业,不畏天灾迎难上,甘当路石保畅通的西藏道班养护工人扎西林具……
在一代又一代交通人身上,我们看到“两路”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看到他们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看到美好愿景正在不断成为现实。
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川藏、青藏公路通车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新形势下,要继续弘扬“两路”精神,养好两路,保障畅通,使川藏、青藏公路始终成为民族团结之路、西藏文明进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
从孕育、铸就到深深扎根,再到傲然绽放,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追求,并深深熔铸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坐标之上的“两路”精神,激励鼓舞着一代代建设者接力书写雪域高原上的人间奇迹;同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也为“两路”精神注入新时代特质与内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征程中迸发出更强劲的生机与活力。
两路,铺下的是道路,树立的是丰碑,凝聚的是民心。
两路将通向哪里?
通向的是又一场搏急流险滩、过崇山峻岭的酣畅实干;
通向的是雪域高原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新篇;
通向的是每一位奋斗者,让点点星光汇聚成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和磅礴伟力;
通向的是,必如我们所愿的,明日之中国!(原文刊载于《中国西藏》汉文版杂志2024年第6期 吴建颖)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