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共话“两路”】徐立江: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两路”建成通车

发布时间: 2024-07-30 18:45:00 来源: 中国西藏网

  【编者按】传承弘扬“两路”精神暨交通变迁与青藏高原现代化研讨会期间,中国西藏信息中心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共忆“两路”传奇,共话“两路”精神。 


图为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教研室主任徐立江发言 

  为何说“两路”是一条民族团结之路? 

  青藏高原多崇山峻岭,道路艰险。解放前的西藏,可谓是“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更好地促进青藏地区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增进民族团结,“两路”的修建成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1952年8月,毛泽东为康藏公路开工题词:“为了帮助各兄弟民族,不怕困难,努力筑路”。1954年12月,为庆贺康藏、青藏公路通车,毛泽东再次题词:“庆祝康藏、青藏两公路的通车,巩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建设祖国!” 

  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教研室主任徐立江说:“回望这一段艰辛的修建过程,没有各民族团结,就不可能有‘两路’建成通车。”在筑路过程中,来自四川甘孜州的6000头牦牛成为第一批支援物资,17000名藏族同胞为川藏公路建设挥洒了青春与热血。藏族歌曲中更是唱道:“是谁帮咱们修公路?是谁帮咱们架桥梁?是亲人解放军,是救星共产党。军民本是一家人,帮咱亲人洗呀洗衣裳……” 


图为老照片中奔驰在青藏公路上的车队 摄影:王茜 

  可见,“两路”精神是以“两路”为主线,以党的领导下筑路军民不怕牺牲、艰苦奋斗、默默无闻的历史为基础,以军民团结互助、共同发展为底蕴,唱响的民族团结的赞歌,它见证了民族团结的强大威力。 

  如何推动“两路”精神更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徐立江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共同的历史记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精神载体。  

  “两路”建成通车,不仅促进了沿线各族群众的交流,加速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为青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讲述了青藏地区各民族团结奋斗、互帮互助的故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鲜活的教育素材、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赋予了强劲的精神动力 


图为青藏公路上行驶畅通无阻的汽车和勤劳的道班工人 摄影:王茜 

  应该组织多方力量对“两路”红色资源中民族团结的故事进行系统挖掘,制订合理的开发方案。例如,利用互联网,打造精致的短视频进行传播;利用“路”的特点,打造“两路”上的民族团结思政课;利用遗迹的真实性,还原筑路英雄的典型事迹等。(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妍丹 王茜 李一凡 陈浩力 张萌萌) 

(责编: 陈卫国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