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美人,占满相机内存
导游小段屡次温柔提醒“请大家紧跟队伍前行”,但她的声音很快淹没在“咔嚓咔嚓”的快门声和“哇塞”的赞叹声中,响应者寥寥。不过小段应该早已习惯,毕竟这140位香港青少年学子来到的是被誉为“天空之境”的茶卡盐湖景区,他们每一步都踏着惊喜,手中的相机成了最忙碌的旅伴,争相记录下每一个不容错过的瞬间。学生们在行走中交流,在按下快门的间隙分享着各自的震撼与感动。你方拍罢我登场,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图为导游小段向香港青少年学子介绍盐湖景区。140余人的大队伍却只有少数人跟上,其他人早已迷失于茶卡盐湖的美景之中。摄影:李泓庆
香港裘锦秋中学(屯门)高二学生何莉莉回忆起初见网上茶卡盐湖的惊艳,怀疑那不真实的蓝天与白湖是经过了后期润色,而今置身实景,她由衷感叹:“来了才知道这里真的很美。”
图为蓝天下的茶卡盐湖。摄影:赵振宇
她的同学董静雅原以为茶卡盐湖只有单一色调的湖景,却意外邂逅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户外盐雕艺术群。成吉思汗的盐雕雄姿,让她深切感受到了艺术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心中的震撼难以言喻。
图为茶卡盐湖景区的盐雕。2011年,茶卡盐湖盐雕群被世界纪录协会认定为世界最大户外盐雕艺术群。 摄影:李泓庆
仁济医院第二中学高一学生黄智炜的目光穿越了盐湖的广阔,落在了远方层峦叠嶂的山上,那是镜头往往捕捉不到的壮丽。“网上的图片只拍到盐湖,却拍不到周遭的环境,我喜欢盐湖远处的山,非常好看。”他如是说。
最熟悉的陌生“盐”
“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盐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之物,但直到来到茶卡盐湖文化馆,这些青少年们才发现自己所知有限。他们这才了解到,盐这一日常餐桌上的寻常之物,其背后竟藏着一个多彩而丰富的世界。除我们熟悉的海盐、湖盐之外,岩盐的坚硬、井盐的深邃、竹盐的清新,都以各异的姿态和色彩展现着自然界的奇妙多样性。盐的妙用也远不止调味,还有清洁、消肿等多种功效。何莉莉联想到自己生物课上所学:“盐里含有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都是我们身体所需,对人类真的很重要。”
图为香港青少年在茶卡盐湖文化馆外合影。摄影:赵振宇
董静雅则在“天空之境”的梦幻倒影前,找到了课本知识与现实奇观的交点。科学的逻辑在此得到了诗意的诠释:茶卡盐湖的形成,是干旱气候与矿物质循环的完美协作。稀少的降水促使盐分沉淀,而玛亚纳河等清流注入,不断形成的卤水层覆盖在湖底部厚厚的石盐层上,具有强烈的镜面反射能力,造就了天地人合一的绝美画卷。
图为几名香港青少年在盐湖文化馆触摸盐粒。摄影:赵振宇
历史的风尘中,茶卡盐更承载着尊贵的记忆。据说,它曾是乾隆皇帝首选用盐,漱口必用茶卡盐,不但如此,连菜肴中调味也要用茶卡盐。足见其非凡品质。香港教育大学大三学生温亮智在归程时特地选购了几包茶卡盐,他笑言,希望家人也尝尝茶卡盐的与众不同之处。在这里,盐不仅仅是一种调味品,它是自然、历史与文化的结晶,是对“熟悉而又陌生”的最好诠释。
抢盐?不存在的!
游览茶卡盐湖之前,研学团导游徐向峰就给我们科普了一个知识:茶卡盐湖的盐足以满足全国人民一个世纪的需求;而地跨青海地跨格尔木市和都兰县的察尔汗盐湖面积超茶卡盐湖56倍,盐储量更是惊人,足足能供全球人口食用千年之久。且这些宝贵的盐湖大多位于交通便利的地区,便于资源的开发和运输。
图为茶卡盐湖。香港学生感叹茶卡盐湖一望无垠,而位于柴达木盆地南部的察尔汗盐湖总面积达5856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盐湖。摄影:李泓庆
香港教育大学大二学生赖志贤感慨:“前段时间日本排放核污染水在国内激起一阵抢盐风波。我这次才知道原来青海丰富的盐业资源足以让我们免于此类无谓的恐慌。我感觉到,有祖国在这里,我不用再怕这些。”是祖国的强盛与自然的馈赠,让他心中涌动踏实与自豪。
经济与生态的双赢之路
茶卡盐湖如今已成功实现从“工业明珠”到“旅游明星”的华丽转身,其融合工业与旅游的创新模式引发了青少年学子们思考。黄智炜很赞赏茶卡盐湖能巧妙利用自身特色,开拓出一条经济与生态双 赢的道路。他说:“旅游的收益不仅能助力当地经济,还能反哺于盐湖的环境保护,从而保障了我们未来能持续欣赏到更纯净、更迷人的盐湖风光。”
图为航拍茶卡盐湖小火车。摄影:赵振宇
香港岭南大学大二学生梁凯嘉则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独到见解,他指出,常规观念中,旅游倾向于与工业分离,担心两者结合可能破坏景观美感或造成污染。而茶卡盐湖的实践颠覆了这一观念。通过精心规划与改造,曾经的工业设施,诸如庞大的机械设备、旧有建筑以及蜿蜒的铁轨,摇身一变,成为了景区内独特的风景线,为游客提供了别样的游览体验,同时也证明了工业遗迹与自然美景可以和谐共生,共同讲述这片土地的变迁与重生。
湖色生辉,小小遗憾挡不住再访的脚步
茶卡盐湖以其摄人心魄的魅力,不仅占据了香港青少年们的相机内存,也拖住了他们离开的脚步。他们差点忘了,下一站同样令人向往——青海湖。
图为航拍青海湖北岸仙女湾。摄影:赵振宇
听导游介绍青海湖相当于4个香港那么大时,香港伯裘书院高二学生邱淑君眼中闪烁着惊奇与期待,她在坐车前往青海湖的途中,一路在感受、在记录。她渴望与这个世界上面积最大和海拔最高的咸水湖(之一)来个亲密邂逅。对初三的钟颖林来说,这里的美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场文化与心灵的洗礼。湖畔矗立的三牲拉则,如同守护神一般,静静诉说着这片土地古老而神秘的故事;随风飘扬的经幡,承载着藏族人民对天地的敬畏与信仰,每一次翻飞都似乎在低语着世代相传的祈愿。钟颖林首次触摸到一个完全不同于自己熟悉世界的维度。
图为讲解员向香港青少年介绍青海湖。摄影:李泓庆
本次香港青少年研学团团长曾玮然说,青海已经来过多次,但青海湖还是初逢,因此心情和激动的学生们并无二致。他说青海湖以后一定还会再来。面对学生们的小小遗憾——未能遇见晴空万里的景色,他以哲人般的从容回应:“旅途中的不如意,恰似国画中的留白,为再次探访预留了无限想象与期盼的空间。每一次未能尽兴的告别,都是再次启程的最美邀约。”
图为香港青少年在青海湖仙女湾景区拍照。摄影:李泓庆
生态文明的守望与传承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青海在生态文明方面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分量很重。要把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好、生态资源保护好,把国家生态战略落实好、国家公园建设好。生态是资源和财富,是我们的宝藏。”这一理念,在每一位香港青少年学子心中播下了绿色的种子,他们亲眼见证了生态保护的显著成果,深切体会到国家对绿水青山的执着守护。
团长曾玮然说:“在青海多次考察,加上这几天的观察体验,我越发觉得国家对生态保护投入了巨大努力,若非如此,眼前的壮丽景色怎会依旧?”他希望学子们成为青海故事的传播者,邀请更多香港同胞亲身体验这片净土的魅力。
图为香港青少年研学团在青海湖三牲拉则前合影。“拉则”为藏语,蒙古语称为“俄堡”,是祈求平安的意思。“三牲拉则”是由自然死亡的神马、神牛、神羊的头堆砌起来的,所以叫“三牲拉则”,高37米。摄影:李泓庆
作为中文教育系学生,赖志贤心怀热忱,规划着将青海的自然与文化融入教学。他希望带领未来的学生来青海研学。同时,他提及大学设立的奖学金交流项目,决心争取再次踏上青海之旅,让更多青年学子受益于实地考察的宝贵经历。
图为学生们对着镜头比耶。摄影:海龙
而天公亦作美。在旅程尾声,云缝中透出的阳光仿佛是对学子们最温柔的馈赠,青海湖在光芒下更显璀璨,仿佛是对他们无声的约定——无论今日是否有憾,青海的怀抱永远为追寻自然与文化的旅人敞开。(中国西藏网 记者/李泓庆 易文文 桑吉 赵振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