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香港青少年走“两路”】青藏高原上的生态奇遇记

发布时间: 2024-07-11 16:47:00 来源: 中国西藏网

  于青海湛蓝穹宇之下,140余名来自香港的青少年,怀揣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踏上了“港澳青年看祖国”的文化探索征途。这不只是一场普通旅行,而且是一次心灵与自然和谐共鸣的深刻体验,是对祖国壮丽山川的深情致敬,亦是对自我成长边界的勇敢拓展。 


图为香港青少年在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前合影。摄影:李泓庆 

  矿石寻踪之旅 

  上午9时,身披一袭金色霞衣的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如一座知识灯塔,引领这些香港学子们步入时光长廊。在“矿物晶体厅”,一堂生动的地质课正以最直观的方式展开。学生们紧跟讲解员的步伐,对每一种矿物质都充满好奇。他们提出的问题,既天真烂漫又不乏机智。 


图为香港青少年参观矿物晶体。摄影:桑吉 

  当一行人驻足于神秘莫测的紫晶洞前,同学们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纷纷发问:“这些水晶能抠下来吗?”面对这群跃跃欲试的小探险家,讲解员耐心解释,水晶硬度极高,非但不易取下,还可能伤及稚嫩的手指。为了满足他们的好奇,讲解员鼓励大家亲手触摸,感受自然造物的坚硬与细腻。于是,同学们小心翼翼地将手伸向那些闪烁着诱人光芒的晶体,体验了一把与自然宝藏的亲密接触。 


图为紫晶洞。摄影:李泓庆 

  在琳琅满目的矿物展区,每一种矿石的亮相都会引来一阵阵“价格探秘”:“这个贵吗?”“可以卖多少钱?”讲解员巧妙地将知识与趣味结合。在介绍雌黄时,借机解释成语“信口雌黄”即源出于此。有同学接话道:“下次再信口雌黄就让他咬一口!”引来周围一阵笑声。 

  图为雌黄等矿物。雌黄是一种黄赤色的鸡冠石。古人在黄纸上写字,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掉重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或妄加评论。摄影:李泓庆 

  来自香港仁济医院第二中学初三学生萧宇茜对矿物世界颇有兴趣,青海的丰饶自然资源令她眼界大开。她说:“这个地带没有想象中的资源匮乏,相反,青海拥有丰富的矿物和其他资源。” 

  共守绿色家园的誓言 

  从城市森林到高原绿洲,这些香港学子的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仁济医院第二中学的高一学生张色耀被青海独有的生态环境深深吸引,见到了在香港从未见过的高原鼠兔、兔狲等生物。他希望设立更多生态保护区,让雪豹等珍稀动物自由奔跑。 


图为香港青少年参观高原特有物种藏野驴和野牦牛的标本。摄影:桑吉 

  他的同伴郑梓濠则因《可可西里》中的藏羚羊曾经濒临灭绝的故事而心痛,他说:“政府和人民都有一份义务去保护这些自然生物,这是国家的宝藏,也是人类和生物文明的瑰宝。” 


图为香港青少年拍摄鼠兔标本。摄影:易文文 

  致敬前辈足迹 

  在“风雨历程厅”,同学们见证了一代代地质找矿人的青藏科考精神。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响中,这些香港学子们对老一辈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张色耀感慨于地质工作者的坚毅:“那时候科技很不发达,很多工作只能靠人力,他们在这种严寒恶劣的环境下,竟然还为我们国家勘探到这么多种类的矿石。” 


图为香港青少年在“风雨历程厅”参观。摄影:李泓庆 

  郑梓濠说:“我去过宁夏青铜峡,了解了广大老一辈人的革命热情和对国家建设的忘我投入。无论是宁夏还是青海,与我们南方相比,环境都更加恶劣,所以他们的这种精神令我非常感动。”  


图为香港青少年在“风雨历程厅”参观。摄影:李泓庆 

  午后雪豹之约 

  博物馆最后一项活动是观看有关雪豹的影片,现场还玩起了“大家来找豹”的互动游戏,为下午的雪豹近距离研学活动预热。仁济医院第二中学高二学生吴蒽妍表示自己从纪录片中了解过一些关于雪豹的知识,她和萧宇茜都觉得雪豹的斑纹很有意思,通过博物馆学习才知道每只雪豹的斑纹竟然是不一样的,每一只都是大自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午后,一行人踏入西宁野生动物园,当真正站在雪豹面前,同学们那份对野生动物和大自然的敬畏与喜爱,让这次研学活动更显意义非凡。除雪豹之外,大家还看到很多此前只闻其名,却素未谋面的动物,觉得非常有趣。香港裘锦秋中学(屯门)高一年级的几名同学表示,对青海的生态环境有了新的认识,接下来最期待的就是久仰大名的茶卡盐湖。相信那片天空之镜将会映照出他们更加广阔的视野与梦想。 


图为西宁野生动物园的雪豹。摄影:香港裘锦秋中学(屯门)梁妙珠老师 


图为香港青少年在西宁野生动物园门口合影。摄影:桑吉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重要指示精神的引领下,此次“港澳青年看祖国”活动不仅架起了两地青少年心灵相通的桥梁,更激发了他们对生态保护的热忱和对国家发展的自豪感。这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两路”,更是心灵与认知的双重旅程,为促进香港与内地青少年的交流,增强国家认同感与向心力,留下了宝贵的一页。(中国西藏网 记者/李泓庆 易文文 桑吉 赵振宇) 

(责编: 陈卫国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