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昌都:让沉寂的文物焕发新生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无论是距今1.5亿到1.6亿年前的恐龙化石,亦或以卡若文化为原点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以及展示红色历史的西藏解放第一村岗托村……这里可以见到丰富多彩的不同时期历史文化遗迹。
图为卡若遗址摄影:王茜
昌都市文化局(市文物局)副局长洛松曲扎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昌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机。昌都积极开展文物保护、考古调查、文物抢救修复与合理利用等工作,让沉寂的文物焕发新生,以史为鉴、启迪后人,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首先,我们要完成所辖区域内所有基础文物点的基础调查工作,更加全面地掌握好自己有多少家底。我很荣幸参加了全市的4次基础性专项调查工作。”洛松曲扎说。
图为洛松曲扎介绍卡若遗址出土文物摄影:王茜
“党的十八大以来,近40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维修保护,投资额度大概已经达到了近5亿元,一大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洛松曲扎说,“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多方争取资金对文物馆藏单位及其安防消防等进行了改善,有效地保护了可移动文物。”
据洛松曲扎介绍,目前,昌都市的文物保护单位从原来的139处增加到678处,从原来的可移动文物数量不清,到现在的35800件(套),所有的可移动文物的登记建档工作完成,并得到了国家级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除了进行保护,还要做好展示和利用工作,才能让沉寂的文物焕发新生,告诉我们历史长河的真实故事。
洛松曲扎表示,“保护首先要做好什么呢?加强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使相应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得到相应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的审批,这样,在后续的过程中,投入力度、文物保护力度才能更大地加强。”
截至2021年底,昌都市共有678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9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39处。在全市丰富的文物资源中,革命文物共51处,占全市7.5%。
图为卡若遗址公园复原场景摄影:王茜
洛松曲扎谈到,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各民族始终与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这一点如何证明,文物发挥了很大作用。通过一件件实物、一件件文物、一个个遗址来展现出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卡若遗址为例,从历史学、人类学、生物学等研究都证明,汉藏等民族同祖同源。所出土的文物也证明了卡若遗址与长江、黄河流域文化遗址在文化类型上存在广泛而又密切的联系。
“卡若遗址从1977年发现之后,先后进行了4次发掘。按照国家文物局的要求,我们建立了遗址公园,并根据卡若遗址的考古报告,按照三个时间先后的顺序进行了三组的场景复原,为的是向后人更好地展示卡若遗址以及所蕴含的文化。”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已经运用到各行各业。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也是如此,洛松曲扎介绍道,为了让文物“潮”起来,昌都市投入近百万元的资金,搭建昌都博物馆数字化展示平台,丰富了馆藏文物的展示形态,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了解、探知文物的渠道,为博物馆从“请进来到走出去”提供了技术支撑。
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彰显了中华文明的无限魅力。让文物“活”起来“讲述”历史,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丰厚历史滋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世事观澜】国宝走上春晚舞台,何以如此魅力④
将国宝搬上舞台,用文物讲述文化,用文化展现文明,以一件汉代古墓出土文物为创作背景的春晚节目《锦绣》,用全新视角展示中华文化,把历史故事讲述得生动活泼又意蕴悠长。[详细] -
用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
文物是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是历史文化的记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缔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详细] -
西藏日喀则:全面夯实文物保护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日喀则市文物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认真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采取新措施,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