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甘孜休整 备战昌都
到达甘孜后,上级命令在此休整。
部队经过长时间高强度的高原大山行军,大家都已精疲力竭,但热情依旧不减,还是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同时粮食已吃完,需要马上购买补充。从出发到现在终于停顿下来,有如此好的机会可以好好休息、洗洗衣服、缝补缝补,大家别提有多高兴了。
但是,没等大家怎么放松下来尽情地休息一番,上级的通知下来了,要求广大指战员学习《立功条件》《进军守则》,以及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等知识。通知下达后,全军迅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立功运动和学习民族政策的高潮,推动了进军西藏的思想动员教育工作更加深入扎实的开展。
父亲通过不断学习,受到了很大启发和鼓舞。他决心从思想上做到打破民族隔阂,融洽藏汉感情,要以实际行动多为西藏人民谋福利。
学习促进了部队思想的不断提升,大家积极行动了起来,利用修整间隙帮助当地藏族群众背水、劈材、扫地。由于父亲家是祖传中医,耳濡目染,他向父辈学了一点中医,因此父亲主动申请参加了为群众治病的医疗小组。他尤其擅长针灸,为当地十几位藏族百姓进行了针灸治疗,大家交口夸赞他医术很好。能为民族团结做些事,父亲倍感欣慰。这些感人的故事,成为甘孜军民颂扬藏汉关系的佳话。
当地藏族群众说:“我们见过国民党部队,也见过藏军,都是抢我们的,吃我们的。只有解放军是给我们、帮助我们的。”淳朴善良的藏族群众知道解放军是为人民服务的军队后,就迸发出巨大的拥军热情。部队初到甘孜,房东外出时都把门锁上,后来不但不再锁门,还请战士帮助看家。部队借住群众的房子,一般都是住在楼下(楼下是牛羊圈)。军民关系密切以后,群众一定要部队搬到楼上去住。他们称赞:“这次来的汉人军队和过去的汉人军队就是不一样,是‘嘉萨巴’(新汉人)”。“新汉人”成为藏汉民族团结的纽带,使党的民族政策结出了硕果。
刚到甘孜不久,由于缺乏粮食,每天供给的定量根本不足以维持大家的体能,大家又都是精壮汉子,饿得饥肠辘辘。部队不得不开展“挖野菜、捕麻雀、捉老鼠”活动救急。然而当地寺庙却传出话来:“田鼠是地菩萨,麻雀是天菩萨。”为尊重藏族群众的风俗习惯,部队不得不停止捕捉鼠雀。当地藏族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举起大拇指称赞大家的善举。这样的“断粮危机”持续长达一个月,被称为“甘孜一月”。后来,经过飞机空投粮食,部队向当地进步头人、土司购买粮食,以及把一部分部队派到其它地方执行任务的方式,粮荒才得以缓解。
过了一个阶段,有的部队被派去修建甘孜飞机场,有的修路,有的被派到金沙江东北岸、东岸,靠近昌都的邓柯县、德格县、理塘县等地区进行侦察敌情,做好解放昌都的准备。父亲和其他机要交通人员一道马不停蹄地把指挥部首长的指令、作战命令日夜兼程地从甘孜送达进军昌都的前沿阵地。父亲他们此时的任务既艰辛、又危险、又刺激。任务重大而深感使命在肩,由于高原缺氧,长途奔波马受不了,中途多次换马匹,但人再疲劳也得坚持,必须争分夺秒把文件送达目的地,来不得半点懈怠、拖延。
图为1955年于凤山在昌都
昌都战役胜利结束之后,根据当时康区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父亲被调到了新的岗位,任十八军第一办事处九兵站军邮转运三站站长兼任九兵站党委下属支部委员兼党组长。他们九兵站军邮三站工作地点在昌都市江达县岗托村——西藏解放第一村。十八军在金沙江渡口用牛皮船过江,到达岗托村,打响了解放西藏的第一枪。为纪念战斗的胜利,十八军战士在金沙江渡口的一处山壁上,书写了“西藏”两个大字。顾名思义,岗托也被称为“西藏最早升起红旗的地方”。
父亲结束了他在甘孜长达半年之久的火热战斗生活,但那段战斗经历时时萦绕在他脑海里,久久难以忘怀。(中国西藏网 文/于雁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