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研究表明吸烟或导致大脑萎缩

发布时间: 2025-06-30 16:17:00 来源: 科技日报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吸烟可能导致大脑萎缩。戒烟可防止脑组织的进一步萎缩,但并不能使大脑恢复到原来的大小。这项研究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吸烟者的认知能力会下降以及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会升高。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生物精神病学:全球开放科学》杂志。

  科学家早就知道吸烟和更小的脑容量之间存在关联,而且脑容量和吸烟行为都是遗传性的,吸烟风险大约50%可归因于其基因。

  为厘清基因、大脑和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团队分析了英国生物库的数据。该数据库是一个公开的生物医学数据库,包含50万人的基因、健康和行为信息。其中超过4万名参与者接受了大脑成像,该成像可用于确定脑容量。该团队总共分析了32094人的脑容量、吸烟史和吸烟遗传风险等数据。

  结果表明,吸烟史、脑容量和遗传风险两两相关。此外,吸烟与脑容量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剂量,一个人每天吸烟越多,其脑容量就越小。研究人员确定了三者之间的顺序:遗传易感性导致吸烟,从而导致脑容量减少。而且,脑容量的萎缩似乎不可逆转。通过分析几年前戒烟者的数据,研究人员发现他们的脑容量比从未吸烟的人小。

  研究人员表示,脑容量的减少与衰老的增加一致,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衰老和吸烟都是痴呆症的风险因素。戒烟可阻止大脑进一步衰老,降低罹患痴呆症的风险。

(责编: 李文治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这个点儿入睡对血管最友好

    近日,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成年人晚上10至11点入睡心血管病风险最低;而12点以后入睡,心血管病风险最高。研究显示,入睡时间与心血管病的发生率之间存在“U”型关系,晚上10点前入睡、10点至11点、11至12点入睡和12点以后入睡,心血管病发生率分别为3.82/100人年、2.78/100人年、3.32/100人年和4.29/100人年。 [详细]
  • 医防融合,慢性病防治在行动(健康直通车(第122站))

    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已成为中国居民健康的严重威胁。《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到2030年,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达到46.6%,患者疾病负担得到有效控制。 [详细]
  • 多地持续高温 专家提示科学预防重点人群中暑

    近期,全国多地连续发布高温预警,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超过40℃。迟骋提醒,长期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和锻炼的人群、体质较差的老人、儿童、孕妇等人群,更容易发生中暑,这些人群要格外注意。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