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雨水易生湿,重在祛湿邪

发布时间: 2025-06-30 15:38:00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今年2月18日是雨水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中医专家提醒,此时阳气初升,湿气渐重,天气乍暖还寒,养生防病重在祛湿健脾、疏肝理气、防风御寒。

  “中医认为‘为阴邪,易困脾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朱慧婷介绍,雨水时节,湿邪与风邪交织,易诱发湿疹、荨麻疹、痤疮等皮肤问题,需提前防范。日常起居上,人体应顺应自然规律,早睡早起,但不可过早减衣,尤其需要护住颈背、腰腹及下肢,防止寒湿侵表和内生湿气,同时室内保持通风,被褥勤晒,以祛湿防潮;饮食上,推荐茯苓山药粥、玫瑰理气茶等,可健脾化湿、疏肝理气,要特别注意少吃甜食、油腻、生冷(如冰淇淋、生鱼片、凉拌菜等)食物,以免助湿生痰,加重皮肤问题。

  航空总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吴昕妍提醒,雨水时节,空气湿度增加,湿邪具有黏滞、重浊的特性,容易困阻脾胃,抑制其正常的运化功能,导致慢性胃炎患者病情反复或加重。在中医理论中,脾胃被视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健康直接关系到人体的气血生成和营养输送。因此,调养好脾胃,不仅能有效减轻慢性胃炎的不适症状,为整个春季乃至全年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具体来说,可适当食用具有健脾祛湿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芡实、白扁豆等。此外,可多吃新鲜的蔬菜,如春笋、菠菜、韭菜等,这些蔬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功能,但要注意烹饪方式,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做法,如清炒、煮汤等,避免油炸、油煎,减少胃肠负担。

(责编: 李文治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春季谨防带状疱疹,专家支招科学预防

    专家提示,科学预防带状疱疹,要及时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着凉等。不少人认为“带状疱疹治愈后不会复发”,岳剑宁表示,带状疱疹病毒在初次感染后会在体内长期潜伏,并不是终身免疫。 [详细]
  • 人工智能与中医药结合是必然趋势

    张伯礼,中医内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主任,国医大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现代中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科带头人。中医药科研要在中医原创思维指导下,多学科交叉融合,协同创新,开辟新赛道、培育新动能。 [详细]
  • 夏季养生莫贪凉(中医养生)

    夏季养生不要贪凉,不要长时间吹空调,应适当出汗调节体温和排出代谢废物。从冰箱里拿出的食物,要在室内放1小时后再吃,避免生冷食物刺激胃肠道。高温天气容易中暑,中午前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出门最好打伞、戴帽子避免光照。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