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寒!一年中最冷季节来临 中医教你防寒保暖
今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小寒。民间有句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可以说,从小寒开始到大寒结束,这一段时间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了。
中医认为,冬季万物蛰伏闭藏的特性和肾气相通,所以冬季养生也应当注意遵从自然界闭藏的特点,保养阴精,潜藏阳气。保暖的同时,防止外寒侵袭人体,引发疾病。要想做到这一点,除了注意日常保暖,饮食避免寒凉食物之外,还可以通过食疗和足浴的方法来达到驱寒保暖的目的。
受寒感冒有暖饮
冬季天气寒冷,很多疾病的出现大多是因为气温骤降,没有及时添加衣物导致的。其中,老年人和儿童更容易感受寒邪而出现不适症状。这时,除了注意保暖之外,还可以饮用姜糖苏叶饮或五神汤来祛风散寒。
出自《本草汇言》的姜糖苏叶饮,用苏叶、生姜各3g,红糖15g,共同放入杯中,加入沸水冲泡,温浸片刻即可饮用。如果发热、恶寒的症状较为严重,还可以试试《惠直堂经验方》中的五神汤,用荆芥、苏叶、生姜各10g,加茶叶6g,放沸水冲泡后,调入红糖30g,趁热服下,然后盖被捂汗,汗出则症状缓解。
注意事项:这两款食疗方中都含有红糖,所以对于糖尿病人群或者高血脂的人群来说并不适合。另外,如果病情较重或不明原因的发热,还是应当到医院就诊,查明病因后,对症治疗,不建议自行在家使用药膳食疗方,以免耽误病情。
四肢受寒可足浴
冬季天气寒冷,而人体四肢属于人体末梢,一旦受寒,出现寒邪阻络,容易导致冻疮等情况。所以冬季四肢的保暖也尤为重要,除了外出穿戴厚手套、鞋袜之外,还可以在家进行药物足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泡脚。
《中医养生学》中记载了部分药浴方,其中比较适合冬季小寒时节使用的是桂枝温经浴和防风强身浴。其中,桂枝温经浴采用桂枝、赤芍、干姜、细辛、鸡血藤、红花、当归,煎汤后进行足浴,可达到温经通阳、散寒止痛的作用,比较适合阳虚,容易四肢不温的人群使用。而防风强身浴采用防风、甘遂、芫花、细辛、桑枝、生姜、荆芥,煎汤后进行足浴,可达到温经祛风的作用,长期使用可以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比较适合体虚的人群在冬季使用。
注意事项:足浴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注意水温,以免烫伤,尤其是糖尿病人群,末梢神经受损,更容易出现烫伤的情况。所以在使用足浴的时候,最好提前试好水温。另外,足浴方属于外用方,其中含有细辛、芫花等略有毒性的药物,所以并不适合内服,只可以用作足浴或者熏蒸,而不能当做食疗药膳方食用。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红枣补血不如猪肝 贫血者还需要补气
生活中有不少女性看起来面色苍白、唇甲色淡,容易头晕、眼花、乏力,或者体检时发现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这都是重要的贫血信号。[详细] -
肉桂山楂煎能调月经
一般来说,女性月经周期为21~35天,平均28天,但部分会出现推迟的情况。[详细] -
盲目给孩子进补,小心关爱变伤害
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健康茁壮成长,于是不少家长就想尽办法给孩子吃各种高营养、高蛋白食物,甚至会给孩子服用补充剂或滋补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