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保障人民健康(人民论坛)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5年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重大部署。今天当我们梳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健康中国无疑成为一个厚重而醒目的关键词。
人均预期寿命从2015年的76.3岁提高到2019年的77.3岁,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5亿人,织就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公共卫生防线更牢固,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贫困地区卫生环境和群众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实现832个贫困县每个县至少有1家公立医院,累计近1000万因病致贫返贫户脱贫……“十三五”期间,我国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取得显著进展,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健康中国建设取得良好开局。
马克思主义认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健康中国建设的深谋远虑和扎实推进,体现的正是对人民健康福祉的高度重视、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不懈探寻。从坚持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个世界性难题到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从继承和发扬爱国卫生运动优良传统到下大力气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党和国家全方位、全周期地保障人民健康,托举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幸福生活。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其中就包括建成健康中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成为“中国之治”最根本的价值取向、最深层的政治伦理,成为中国面对世所罕见疫情取得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的关键因素。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也折射出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加快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也是实现经济社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发展的基础。”面对人民群众持续快速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面对我国多重疾病负担并存、多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状况,只有优先保障人民健康,统筹发展与安全,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治理思路,“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的改革谋划,“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的发展愿景,“人民共建共享”的积势蓄力,为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实现健康和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指明了行动方向。
广场舞、健步走等运动掀起全民健身热潮,“卡路里经济学”让健康饮食理念得到推广,分餐制、公筷制带动卫生习惯改善更新……放眼今日中国,关注健康、守护健康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承载着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蕴涵在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之中。展望未来,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将得到更好守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获得更为强劲的“健康”动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提升免疫力防病防疫情 5种食物6种搭配助力
进入冬季,天气越来越寒冷,抵抗力低下的人很容易生病。此时又恰逢疫情叠加流感风险,提高身体免疫力防御病毒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做,一起来看。[详细] -
冬季防疫不放松!科学使用空调取暖五要点
空调口不应直吹人体,特别是不能吹向婴幼儿、老年人和体弱者,避免引发不适或感冒。[详细] -
如何判断某种水果适不适合老人吃?
水果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很多老人都很喜欢吃水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