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藏医药 > 四季养生

成语里的中医:沁人心脾

喻京英 发布时间:2020-09-02 16:50:00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能使人感到舒适。这就是沁人心脾的意思,现也用来形容欣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沁人心脾这个成语的形成,受到了中医理论的影响,其中出现了两个器官名称:心和脾。中医认为:脾喜欢清爽,讨厌黏腻和浊气;心主神,而人的感觉、知觉是神的一部分。因此,吸入芳香清爽的气味,正迎合了脾的喜好,使人内心舒适。

  这个成语最早可以追溯到宋诗《冷泉亭》里的一句:“一泓清可沁诗脾。”中医里有五气的概念:臊、焦、香、腥、腐。《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张景岳《类经》注:“天以五气食人者,臊气入肝,焦入心,香气入脾,腥气入肺,腐气入肾也。地以五味食人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也。”原来,“沁人心脾”之所以用“脾”,是因为芳香的气味、甘美的口味都直接渗入到脾,香味和甜味都可以滋养脾。

  香味和甜味固然可以滋养脾,但也要适度。元朝名医葛可久曾治疗一个富家女子,发现她之所以患病,是因为平日非常爱用香味粉饰,香气入脾,脾主四肢,脾脏久受香气侵袭,导致四肢萎软,运化功能失常。

  现代研究也表明,来自植物的天然香精油的挥发性有机物,并非百分之百安全。所以,建议卧室之中切勿放置香熏。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吃中药为何要忌口

    中药治病,正确服用是保证疗效的前提。清代名医徐大椿曾说:“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而反有害。”忌口,是服用中药时的一项重要原则。[详细]
  • 体寒的人吃点肉桂

    肉桂香辣气厚,是厨房中的一种常用调味料,炒菜时稍加少许,能使菜肴香味四溢,促进食欲。但你可能不知道,性味温热的肉桂还是一味“养生保健品”。[详细]
  • 胃口差、失眠、头晕……中医教你对症自制凉茶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喝冰镇饮料解渴,当时很舒服、很解渴,但是却损伤人体阳气,容易造成脾胃虚寒。[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