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血压降到多少合适
关于老年人血压控制“高一点”还是“低一点”的话题,一直都是人们争论的焦点。
有一名老人今年80岁,多年前检查出高血压,一直处于165/100毫米汞柱上下。后来经过严格服药和生活管理,血压基本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然而,子女们却表示:“母亲年龄较大,这个血压值让我们很不放心,太低了。”其实,这位老人血压控制得比较稳定,目前也没有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因而这个血压水平对她来说就是理想的。
社会上流行一种说法: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各种机能在下降,所以血压高点是正常的。现代医学已证明,血压偏高会加速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加重肾脏的损害,而我们又有多种验证有效的方法来控制血压、减少这些损害。因此, “血压高点”是有范围的——不能超过140/90毫米汞柱,否则依旧要当成高血压来处理。
老年人就像一台工作多年的机器,需要不断修理、加油,才能延长工作寿命。如果及时采取措施有效降压,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有不少老年人的血压长期维持在120—130/70—90毫米汞柱,其稳定性甚至优于青壮年人。同时,他们的血脂血糖控制也不错,精神矍铄。这说明,老年人完全可以拥有跟年轻人一样理想的血压。
当然,临床上也有很多老年人身体衰弱,或者已经存在明显的颈动脉、脑血管狭窄,血压控制并不得力,也就只能放宽血压标准(≤150/90毫米汞柱)。考虑到血压降得低一些,远期获益会更多,当患者血压长期稳定,也没有其他不舒适时,可以考虑将血压再降一点,比如降到140/90毫米汞柱。还有一部分老年人从青壮年时期就有高血压、颈动脉狭窄、血管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特别是血管弹性不好,这部分人的血压就不宜降得过急、过低,以免引起低灌注导致的脑供血不足。只有血管狭窄通过支架等手段解决之后,病情也稳定了,才考虑继续降压,以延缓颈动脉斑块的进展及对肾脏的损伤。
由此可见,老年人的降压标准并不固定,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老年人的血压控制可以适当低一点,但并不等于越低越好。“低一点”是在可控范围之后适当低一点,而非无限降低血压。临床上有很多高血压患者经过治疗后,高压达标而低压偏低,这时候就不建议再“低一点”了,以免心脏等重要器官因为血压过低而供血不足。总之,对于老年人来说,血压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作者为北京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一碗苍术饮,一夏都安康
中药苍术是一味重要的化湿药物,其味辛、苦、温,主要功效是燥湿健脾。[详细] -
护腰不止靠“挺直” 腰痛不妨先“自诊”
你可别说,脊柱科医生还真的认为,护腰就是要“懒”一点。不良坐姿、站姿和久坐、久站引起的劳损,确实会引起腰背肩颈的慢性疼痛,对脊柱健康不利。[详细] -
自汗盗汗很烦人 试试浮小麦汤
入伏后,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连续多天的30多摄氏度的高温,动不动就能出一身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