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该在家测血压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心脑肾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近期,中国高血压联盟《家庭血压监测指南》委员会发布《2019年家庭血压监测指南》指出,家庭血压监测已成为有效提高高血压知晓率与控制率不可或缺的手段。不过,尽管我国家庭血压监测已经取得了很大“量”的进步,但还需要推进“质”的进步,即提升家庭血压监测的规范化、信息化与智慧化水平。
家庭血压监测不仅是高血压患者需要做的事情,每个健康人都应该进行家庭血压监测,这么做有很多好处。
提高高血压检测率。《美国医学会杂志》刊登新研究称,判断血压状况的最佳场所是在家中,因为其测量结果比在医院时的准确度更高。
避免精神紧张。不少病人会发现,在医院测出的血压值比在家测出的数值高,这是由于环境和病人的心理影响所致。在家测血压能使病人适应环境,避免产生紧张情绪。
多时段监测。患者可以在家随时测量,更容易发现血压的高峰点、整体血压水平等,有利于制定治疗方案。
提高降压治疗达标率。及时检测到尚未控制的血压,可为医生提供一份真实的血压资料,以利于进行药物调整,并提高疗效。
但是,自己测血压往往没有医护人员专业,因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经过验证的上臂式全自动示波法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和重复性较好。
2.选好测量部位。左右上臂测得的血压值可能不同,如血压计说明书上无明确标注测量哪一侧,可选定血压值高的一侧手臂。
3.袖带的选用和放置。血压计的袖带应平整地缚在上臂,肘弯以上2.5公分处。上臂臂围超过32公分的人应换用加长的袖带,否则测出的血压值会偏低;儿童、青少年或其他上臂过细者测量血压,应选择小袖带。
4.保持安静。测量血压前要先排空膀胱,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安静休息5~10分钟,放松一下情绪。测压时,将捆绑袖带一侧的前臂放在桌子上,使上臂的中点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线,双腿放松落地。
若家庭监测血压平均值≥135/85毫米汞柱,可确诊为高血压,或血压尚未控制;当诊室血压≥140/90 毫米汞柱,而家庭血压<135/85毫米汞柱时,可诊断为“白大衣性高血压”或“白大衣性未控制高血压”;当诊室血压<140/90毫米汞柱,而家庭血压≥135/85毫米汞柱时,可诊断为“隐匿性高血压”或“隐匿性未控制高血压”。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长夏过后 关节也要“除湿器”
8月8日立秋之后,积攒了一夏的暑湿依然在体内残存,对于一些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湿气会诱发或加重病情,这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湿气导致的关节疾病。[详细] -
老人控三高,把握严、中、松
与中青年不同,老年人有很多特殊性,所以同样的疾病,处理原则也有所不同。老年人患“三高”,要根据个人情况,按照“严、中、松”的原则来治疗。[详细] -
中小学陆续开启暑假模式 防溺水、防疫情
随着高考正式落幕,7月11日,北京市百万中小学生也正式迎来暑假。对家长来说,2020年春季学期史无前例的短,家中的“神兽们”好像只是寒假和暑假中间抽空去了趟学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