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戈壁蓝莓吃上“定制餐”

发布时间: 2025-04-03 10:27:00 来源: 新华网

  站在山南市扎囊县阿扎乡的戈壁腹地,目之所及不再是记忆中的黄沙漫卷。成片的智能温室在烈日下泛着银光,这片曾在戈壁荒滩种出圣女果而闻名的“戈壁田园”,如今,能让土壤要求极高的蓝莓也在此扎根,上演着现代农业最震撼的逆袭剧本。


戈壁田园全景。次仁龙布 摄

  在阿扎乡西藏戈壁田园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植物工厂内,记者看到,技术员刘家平和措姆正在温室大棚检查蓝莓的长势。他们小心翼翼拨开枝条,用指尖在果蒂处稍作停留,在这里,每株蓝莓都享受着工业化的“定制套餐”。

  “您看,像这种呈青绿色的还没有成熟,整颗发黑的基本上已经十分成熟了,表面的果霜营养价值也很高。”刘家平喜悦地向记者展示蓝莓种植成果。


蓝莓表面覆盖着天然果霜。次仁龙布 摄

  2024年7月,西藏戈壁田园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扎囊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在戈壁荒滩成功实现圣女果工业化种植技术积累基础上,应用物联网远程控制、数字传感、人机一体化、智能环境管控、中央水肥系统等工业化智能化技术,进一步拓展高附加值经济作物品类,率先攻克蓝莓工业化栽培技术难关。

  “我们结合植保、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可以实现精准施肥和灌溉,通过自动化操作,能够确保蓝莓所需温度、湿度、水肥等参数始终处于适宜状态。”技术员措姆介绍,目前,戈壁田园蓝莓种植占地200亩,第一年预计产值达1000万元,第二年产值有望达1800万元以上。

  在智能温室内,一串串蓝宝石般的蓝莓正沐浴着高原的纯净阳光,饱满的果实覆盖着天然果霜,每到采摘期,工人们便挎着篮筐穿梭在蓝莓丛中,经过仔细筛选,那些浑圆饱满的蓝莓被装入保鲜盒,通过冷链专线销往西藏各地。


包装好的蓝莓。次仁龙布 摄

  “未来,我们计划在区外大规模销售蓝莓,并有信心在圣女果产业之后,打造更具西藏特色的高品质蓝莓核心基地,通过本土化人才策略、先进种植技术及科学经营理念,将高原蓝莓种植推广至全西藏,形成与云南齐名、独具特色的西藏蓝莓产区。”西藏戈壁田园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旸说。

  蓝莓种植开辟出一片硕果累累的新天地,还为本地就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我是从华中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毕业的,从蓝莓基地建起来我就来到了这里,每月有6000元以上的收入,很开心找到这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在这里,和我一样实现本土就业的共有21人,大家都觉得这份工作非常不错,不仅获得稳定的收入,还能学习到先进的种植技术,真正体验到了‘家门口就业’的幸福。”措姆说话间轻轻拈起一颗饱满的蓝莓,眼角眉梢都漾着笑意。

  从荒凉的戈壁滩到生机勃勃的蓝莓园,戈壁滩正在书写新的寓言——那些曾被风沙掩埋的希望,终将在智慧与汗水的浇灌下,结出最甜美的果实。

(责编: 陈濛濛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丰富“果篮子” 过上“甜日子”

    为了让更多农民掌握水果种植技术,当地政府联合援藏团队,举办了多场培训班和现场指导活动。水果产业的发展,不仅让当地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更激发了他们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和信心。 [详细]
  • 绘“莓”好蓝图 小小致富果

    近年来,林芝市巴宜区布久乡卡达村蓝莓基地通过规模化种植、精深加工、采摘旅游等三产联动,全链融合发展,赋能乡村振兴“莓”好产业。 [详细]
  • 林芝:“美丽经济”鼓腰包

    工布花谷位于巴宜区布久乡卡达村,是一个融合高原花卉、蓝莓种植等乡村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的景区,不仅美化了乡村,还为卡达村的农牧民群众提供了就近就便的工作岗位,拓宽了收入渠道。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