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域高原的蔚蓝天空下,随着援藏项目的深入实施,一颗颗来自远方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车厘子的甜、蓝莓的醇、枇杷的润、猕猴桃的鲜,不仅丰富了西藏人民的“果篮子”,更以其独特的经济效益鼓起了当地群众的“钱袋子”,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多彩画卷。
援藏项目播种希望
希望的种子破土而出
走进林芝市阿亚村,阳光透过云层,洒在一片片整齐的温室大棚上,映出斑斓的光影。大棚内,一排排车厘子树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红如玛瑙,晶莹剔透,让人难以相信这竟是高原之上的奇迹。“以前哪敢想,我们能在家门口吃上这么新鲜的车厘子啊!”村民达瓦次仁满脸笑意地告诉记者。
这一切的改变,得益于近年来国家援藏政策的深入实施。东部沿海地区的农业专家和技术团队,带着先进的种植技术和优质种苗,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了这片土地。他们克服了高寒缺氧、土壤贫瘠等重重困难,通过土壤改良、科学灌溉、病虫害防控等一系列措施,让车厘子、蓝莓等原本只能在温暖湿润地区生长的水果,在雪域高原上茁壮成长。
“我们车厘子的采摘时间是在5—6月份,今年的收成还是不错的。”达瓦次仁向记者介绍,这些水果不仅品质上乘,还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到国外,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在,很多村民都参与到种植中来,大家的收入翻了好几番,日子越过越红火。”
果香四溢
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水果种植业的兴起,西藏的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从传统的青稞、小麦种植,到如今的车厘子、蓝莓等特色水果种植,不仅丰富了市场供应,更推动了农业向高效、优质、生态方向发展。林芝市等地更是将水果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正努力将其打造成为林芝乃至西藏的一张新名片。
为了让更多农民掌握水果种植技术,当地政府联合援藏团队,举办了多场培训班和现场指导活动。村民们在专家的指导下,学会了修剪枝条、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实现了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从“靠天吃饭”到“靠技术吃饭”的转变。
水果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许多村民纷纷加入水果种植的行列中来,通过辛勤劳动实现了增收致富。同时,当地政府还积极探索产业链延伸,发展起了水果加工、乡村旅游等多元化产业。游客们可以在乡村旅游点亲手采摘新鲜的水果,品尝由当地水果制成的果汁、果酱、果干等特色产品,体验独特的藏式风情,感受高原上的田园乐趣。
果香里的幸福
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在推动水果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西藏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保护水源地和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农业专家们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村民们科学种植、合理施肥、生态防控病虫害等关键技术措施,确保每一颗果实都承载着绿色与健康的承诺。
水果产业的发展,不仅让当地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更激发了他们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和信心。许多村民开始自发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共同经营果园,分享发展成果。“现在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一位合作社负责人满怀信心地说。
站在新的起点上,西藏的水果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前发展。今后,随着更多援藏项目的落地实施和科技创新的深入应用,西藏的水果种类将更加丰富多样,品质将更加优良可靠,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未来,还将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高原特色的乡村振兴新模式。在西藏的各个地区,水果基地也将成为“果园天堂”,每一片土地都将散发出醉人的果香,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品尝高原上的美味佳果。西藏的乡村振兴之路将越走越宽广,人民生活将更加幸福美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