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带头人伟旦的小小裁缝店圆了致富梦
在西藏那曲市索县加勤乡,有这样一位淳朴的“壮汉”,在党的好政策的帮助下,他依靠自身的努力,实现了从一名普通群众到裁缝店老板的华丽转身,走上了致富之路。他,就是嘎米卡村的致富带头人伟旦。
走进伟旦的裁缝店,让人不禁眼前一亮,一间不大的店里,十几名工人正低头忙碌着,他们坐在各自的缝纫机前,双手在缝纫机上有节奏的来回划动,他们有的在缝制门帘、“香布”,有的在缝制藏装、藏式工艺品,干劲十足。
裁缝店的另一头,则呈现出另一番景象:顾客络绎不绝,他们在精美的藏装、卡垫和挂毯前流连,不时地交流着……几分钟后,顾客将打包好的商品拿到柜台,递上钞票,就这样,一批缝纫制品,转化成为一笔收益。
看到记者,伟旦面带微笑迎上前来,他说:“我们店里的商品物美价廉,深受附近老百姓的喜爱,生意一直都很好呢!”
三年前,伟旦的生活是另一番模样。那时候,家家户户靠着采挖冬虫夏草,“每年的五六月份,我们一家人到山上挖虫草,就这样,一年的活就干完了,剩下的时间用来‘享受生活’。”伟旦告诉记者,久而久之,村里的“闲人”“懒汉”也多起来了。
由于家里人口多、劳动力少,单一的收入让伟旦一家的生活慢慢变得拮据。为了解决家庭困难,伟旦思考再三,做了个大胆的决定——创业。
由于本地没有一家正规的裁缝店,而群众又热衷于购置藏装,伟旦果断把创业的“宝”押在了经营裁缝店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2018年7月,一家以主营藏式服装、兼营藏式手工艺品的裁缝店开张了。
万事开头难。一开始,伟旦也碰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如资金紧缺、进货渠道不通畅、缺少缝纫技工等,但他并没有气馁——资金紧缺,他就找到扶贫办的工作人员,帮忙对接到一笔政策性无息贷款;进货渠道不通畅,他就特意到那曲、拉萨等地,买来各式各样的布料;缺裁缝,他就寻遍全县,请来一位缝纫技师,来店里做缝纫技术指导。就这样,创业的“绊脚石”被一一清除,对勤劳能干的伟旦,村民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伟旦店里的服装样式新颖、质量上乘,手工艺品制作精美、款式多样,深得乡亲们的青睐,顾客渐渐多了起来。如今,伟旦的裁缝店平均每月都有24000元左右的盈利——伟旦的创业成功了!
伟旦的故事,渐渐地在十里八乡传开,不少村民也纷纷效仿,也有一些村民希望到伟旦的店里打工。同时伟旦也看到,有许多村民还在为生计发愁。“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是富。我当年创业,党和政府帮了我很多,这是我的幸运,现在,我想把这份幸运传递给更多需要的人。”于是,伟旦一方面着手扩大店面,一方面在索县和加勤乡张贴招聘启事,吸收更多困难群众前来就业。
“我年纪大了,无法外出务工。伟旦把我招录到店里,每个月我能拿到3500多元的工资,不仅让我实现了就近就业,还改善了家庭生活质量。”谈到入职裁缝店,加勤乡3村的缝纫技师巴桑充满感激地说。
像巴桑这样的困难群众,裁缝店先后招收了十几个,“不仅可以让他们掌握技术,还能拿到相应的报酬,改善他们的家庭生活,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了。”伟旦告诉记者,“今后,像这样带动致富的善举,我们裁缝店会一直做下去,要让更多群众受益”。
伟旦自主脱贫、主动带贫的经历,只是索县千千万万脱贫故事中的一个缩影。如今,通过各种惠民利民政策,越来越多的索县群众正不断开拓干事创业的渠道,巩固脱贫成果,实现致富奔小康的梦想。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那曲安多县多举措促进农牧民转移就业
近年来,那曲市安多县正确处理好技能培训和岗位就业、外出就业和就近就业“两对关系”,着力强化教育约束、技能培训、转移就业三个关键环节,有效促进牧民就业增收,取得显著成效。[详细] -
西藏山南浪卡子县萨藏村索朗卓玛家的脱贫故事 “脱贫,要感谢共产党”
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全乡平均海拔5573米,素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乡”之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