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林珞巴工坊。
荣玛乡易地搬迁点工坊。
传统手工艺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从细节满满的玩偶到织艺精湛的藏毯,从匠心独运的手工编织包包到别具一格的民族饰品,每一件作品都是手工艺人心血与智慧的结晶,它们不仅展现了精湛技艺,更蕴含了对传统手工艺的深深敬意……近日,凝聚西藏民族手艺人智慧的“卓番林·措瓦”正式入驻拉萨夏扎大院。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座古建大院,聆听那些关于匠心、传承与创新的故事。
“家门口”的工作坊 研发多元化产品380余件
阿佳,藏语意为姐姐。早在2020年,卓番林在拉萨挂牌成立了首家“阿佳学堂+社区工厂+乡村工坊”,让来自不同社区的阿佳们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她们的就业率和收入。“‘阿佳学堂+社区工厂’设立的初衷,就是紧紧围绕女性就业需求,把‘输血’功能变为‘造血’功能,最终赋能实现女性的‘四自精神’。”卓番林负责人卓玛介绍。
“阿佳学堂+卓番林社区工坊”以阿佳的称呼命名,透露出脉脉温情。该工坊致力于赋能本地女性,通过手艺人下乡培训、建立合作、提供手工艺品订单的模式,累计为300多名女性提供了就业机会,并与上百名社区女性居民及女性农牧民签订了长期合同。截至目前,该工坊已成功研发并推出了涵盖十二生肖玩偶系列、精致编织品、特色皮具、精美银器、创意挂件以及传统藏毯等在内的多元化产品系列,总数超过380件。
“阿佳学堂+卓番林社区工坊”通过培养本地女性的创造力,唤醒女性自信心,利用女性力量给企业带来生命力,从而打造“家门口”的工作坊,实现女性发展的社会价值。巴措、桑吉卓玛、白玛曲珍三姐妹,于2008年在卓番林接受民族手工艺品制作技能培训。自此以后,她们便成为卓番林的“元老级”手艺人,也成了多年挚友。20多年间,她们始终如一地从卓番林接收订单,将原材料带回家中,在闲暇之余凭手工精心制作。这些作品随后再由卓番林统一回购,并迅速上架销售。以卓番林十二生肖玩偶系列中的“龙女:益西卓玛”为例,其制作过程繁复精细,即便是技艺娴熟的手艺人,也需耗费整整两天时间,才能一针一线地缝制完成。“收入还是挺好的,高峰期一个月能达到近2万元呢,我很庆幸当年参加了这个培训!”巴措说。
易地搬迁“学手艺” 保护传承西藏传统手工艺
2018年6月18日,11辆大巴和31辆大货车缓缓驶入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古荣乡嘎冲村,标志着西藏首个高海拔生态搬迁项目正式实施。迁出地为那曲市尼玛县荣玛乡加玲加东村和藏曲村,这两个行政村共有262户、1102人。
在自治区劳动就业服务局以及自治区妇联的大力支持下,卓番林为两村搬迁到拉萨的妇女提供了宝贵的民族手工艺品制作技能培训,并成立了荣玛乡易地搬迁点工坊。“通过3年、7期的孵化,这个工坊不仅帮助阿佳们实现了家庭增收,同时也保护和传承了传统手工艺。”卓番林生产主管益西卓玛介绍。
今年49岁的石秀在搬来拉萨居住前,一边放牧一边照料着家庭,她对缝纫技艺的认识仅限于草原上的那一顶顶黑帐篷。参加卓番林的技能培训后,她不仅学会了使用缝纫机,还学会了刺绣。当然,新技能的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她也曾为了画不好一个图案而懊恼,也曾为了掌握不了一个针法而反复练习。现在,石秀已经成为工坊40多名成员中的佼佼者。记者了解到,一位技艺娴熟的手艺人每个月的收入能达到4000元左右,刚入门者也有1000元左右。
从最低海拔900米的林芝市墨脱村,到最高海拔5000余米的珠峰脚下的定日县珠峰工坊,加上易地搬迁点等,卓番林迄今共计开展了100多场针对社区女性居民及女性农牧民的手工技能培训,培养覆盖人群达2000多人,其中500多位农牧民女性进入了卓番林手艺人库。
古建大院+传统技艺 为手艺人搭建广阔发展平台
“你看,这个玩偶好别致,而且很有分量感!”走进夏扎大院,来自西安的游客王女士正在卓番林·措瓦店内选购。卓玛介绍,卓番林·措瓦巧妙融合传统精髓与现代审美、艺术灵感与生活实用,致力于通过温馨而富有情感的产品,守护并传承精湛的手工艺,同时让西藏的手工艺成为每个家庭温馨记忆的守护者。
夏扎大院位于拉萨八廓南街,建于19世纪初。这座藏式石木结构大院,不仅建筑精美,更是唐卡艺术的传承之地。不同于其他古建大院“酒店加民宿”二合一的经营模式,在这里,古建大院的古朴韵味与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交相辉映。夏扎大院于2019年5月被评选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又于2021年12月被评为首批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点。此次卓番林·措瓦品牌入驻夏扎大院,卓玛在谈及选址考量时说,提升曝光度是重要一环,在古建大院“邂逅”西藏传统手工艺,可以吸引更多区内外游客的目光,促使他们深入探索并理解西藏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
未来,卓番林将依托阿佳学堂+卓番林社区工坊、荣玛乡易地搬迁点工坊、珠峰工坊、米林珞巴工坊、林芝真巴工坊及自立成长工坊等系列工坊,继续致力于推广西藏传统手工艺,更为手艺人搭建起广阔的发展平台,提供多元化的成长机会与更为坚实的生活保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