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教育

科技赋能,让文物“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2-11-18 15:53:00来源: 青海日报

  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国画精品灿若星河。中国画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审美意趣,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气质底蕴、文化内涵和精神图景。欣赏名画,是每个热爱中国书画艺术的人一心向往的事情。

  前不久,“致敬经典——中国历代绘画精品高清展”在西宁举办,吸引了不少书画爱好者参观。不少人观后纷纷发朋友圈,感叹传世画作之大美。也有人不时询问:“这些画是真的还是假的?”

  人们欣赏名画的目的不尽相同,有人为了一睹名画风采,希望见多识广,开阔眼界;有人为了温润自心,提升艺术鉴赏力;有人为了从中学习古代画家高超的技法和审美,也有人为了了解画家和画作背后传奇的故事……在高新技术手段不断发展的当下,还原度很高的高清图其实已经基本能满足一般观画者对名画之美的认知和欣赏。

  历经千百年的光阴,很多名画流传至今早已饱经沧桑。每个热爱艺术的人都希望看到真迹,但是真迹具有唯一性和稀缺性,要看到稀世之宝很难。一来基于文物保护的考虑,很多馆藏名家画作展出次数有一定限制,所以欣赏名画真迹的机会可遇而不可求。二来有一些中国名画并不在国内,如五代画家巨然的《溪山兰若图》就馆藏于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要看到真迹实属不易。而复制高清名画,却可以让更多的人走近和了解传世名画。

  “致敬经典——中国历代绘画精品高清展”展出的画作中,有元代黄公望的《天池石壁图》,宋代马远的《踏歌图》,北宋郭熙的《早春图》,元代倪瓒的《六君子图》,清代郑板桥的《竹石图》,以及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名家代表作,都是复制的传世珍宝。这种高清复制可以让更多的人一睹名画的“芳容”,近距离观摩。

  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损毁将难以恢复,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但如果为了保护文物,而将文物束之高阁,文物也会逐渐失去应有的生命力。真正的保护,是让它们“活”起来,展现它们的独特魅力。那么,怎么让文物“活”起来呢?科技赋能是关键。

  近年来,全国各大文保单位纷纷“出拳”,在科技赋能保护文物上下功夫,比如利用高清影像获取等技术,对文物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与管理,实现永久性保存;利用高光谱成像仪等高科技设备,对文物质地结构等进行无损检测分析,更深层次挖掘文物本体价值;借助三维建模、3D打印等技术,为文物修复提供有力支持,最大程度恢复文物本来面貌;利用5G、3D、AR、VR、人工智能等现代数字技术,为文物展陈打造更多新样态……

  高清复制中国历代绘画精品也是科技赋能的一个体现,这样既能保护名画,又能展示名画魅力,发挥文物资源以文化人的作用,还能方便观者近距离欣赏名画风采,何乐而不为呢!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