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教育

行走的思政课堂

发布时间:2020-12-01 09:00:00来源: 中国教育报

  “金秋时节,听说清水河又飞来了白天鹅,我们特意来到河边探访一下……”太师屯镇中心小学校园电视台小记者实地采访、精心录制,专题节目《守护天鹅》通过校园电视台向师生及家长播出。樊世刚 摄

  综合舞蹈实践课“天鹅”,太师屯镇中心小学师生用蒙古族舞蹈柔臂元素表现天鹅之美。在柔美的舞姿中,小舞者感受天鹅的美丽与纯洁,内心生发出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樊世刚 摄

  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中心小学结合戍边文化、地域文化,成立“舞龙”社团。喜爱传统舞龙文化的学生登上长城,舞出“坚毅”精神,舞出时代风采,舞出民族自豪。樊世刚 摄

  “让每一块城砖开口,让每一处遗址说话。”古北口镇中心小学校长徐国文(左三)带领教师把教研活动搬到了长城上,探讨如何打破课程设置“壁垒”,在考察、寻访、探究、实践中培养学生坚毅品格。樊世刚 摄

  水库地区的降水量怎样?蒸发量如何?这些都是水库中学学生关注的问题,大家要在课题研究中读懂家乡的山水。瞧,学生们那股专注劲儿,俨然水环境监测的“小专家”。樊世刚 摄

  水库中学“环保志愿者”社团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社区、集市、公园等公共场所宣讲水源保护常识,发放自制环保宣传材料,让保水、护水理念深入人心。樊世刚 摄

  长城脚下美丽的河西村为什么会有137个姓氏?走在村中古朴的小路上,聆听老支书张玉山的讲述,古北口镇中心小学学生探寻河西村多民族、多姓氏融合的“百姓村”成因。樊世刚 摄

  北京市人大代表、密云区溪翁庄镇尖岩村第一书记王淑平,是水库中学的特邀“思政教师”。她结合亲身经历讲述水库建设者奋斗的历史以及乡亲们的无私付出,让“水库精神”深深地扎根在学生心中。樊世刚 摄

  “白天鹅今年又来了,说明我们这里的水质好了。保护好家乡的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日前,北京市密云区太师屯镇中心小学一节开设在清水河畔的“思政课”正在进行,五年级学生王米朵言语中充满了兴奋和自豪。半天的课程,内容包括守护天鹅、监测水质、捡拾河岸垃圾、发放保护湿地倡议书等,孩子们轻车熟路,乐在其中。

  每年11月初,数十只南飞的白天鹅、黑野鸭都会在清水河停留10多天。“清水河白天鹅”现象带来什么启示,优质地域资源如何在思政课中融合利用,怎样才能让中小学思政课“活”起来……成为地处清水河畔的太师屯镇中心小学领导、教师关注的课题。

  清水河中的天鹅、野鸭逐渐在太师屯镇中心小学衍生出“我为家乡测河流”科学项目、校园电视台节目、宣传海报和校园讲故事等多种学生实践教育形式,美丽的白天鹅还成为国画、串珠、舞蹈、歌唱等校本课程中的主角儿。

  地处长城脚下的古北口镇中心小学,把“思政课”搬到了长城上,从知识、生活、实践三个维度设计校本课程。学校利用学科联合讲思政、重温感动瞬间、烈士纪念日实践等方式,帮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与价值观,践行对党、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因密云水库而得名的水库中学,将密云水库化作思政课的重要舞台。近年来,为开展《密云水库周边地区居民对水资源保护》调查,水库中学金鹏社团学生走遍了水库周边的二十几个村落;为方便水库地区渔民冬季捕鱼,同时更好地保护库区生态环境,学生科学小组还发明了“冰下水上电动轮式牵线拉网机”。“围绕‘水’字做文章,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让‘水库精神’在师生中代代传承。”水库中学校长张克昌介绍说。

  今年,北京市密云区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堂”建设,将学生带到长城、水库、山川,把思政课转化为贴近实际、贴近对象、贴近具体的生动实践。“新时代思政课改革的关键是效果,而决定效果的是师生对教育内容的深度认同,进而在学生内心引起共鸣,这是密云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堂’改革尝试的初衷。”北京市密云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张文亮说。

(责编: 常薇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用互联网思维开好新时代思政课

    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应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教师要理解和用好互联网思维,努力增强新时代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详细]
  • 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是新时代铸魂育人的关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学内容要跟上时代,只有不断备课、常讲常新才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详细]
  • 讲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课

    加强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使广大学生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详细]
  • “德融课堂”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找到与专业课程的自然契合点,把德育元素有机地融入到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之中,做到春风化雨、沁人心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