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生态

林芝市察隅县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8-28 09:38:00来源: 西藏日报

  近年来,林芝市察隅县持续擦亮“雪域江南 英雄察隅”金字招牌,挖掘好、整理好、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察隅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引领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盘活“红色家底”

  “英雄察隅”资源富集、声名远扬,红色文化存量丰富。目前,察隅县已收集整理革命文物110件,已确定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烈士陵园5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20多处。

  为提升红色资源“含金量”,察隅县深挖红色文物内涵,持续加大保护力度,持续开展文物普查和红色文化专档资料征集,全面梳理各级各类红色文化遗址遗迹的数量和保存现状,使察隅的红色历史更加有血有肉、立体丰富。同时,察隅县非常注重修缮维护红色遗址遗迹,不断完善《察隅县红色文化五年建设计划提纲》,最大限度保持遗址遗迹、纪念设施特有的历史环境风貌。此外,还制定了《察隅县国有博物馆展厅藏品征集管理办法》,利用法治思维加强红色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

  根植“红色基因”

  察隅县整合多方力量,创新多种路径,深入挖掘和研究红色文化内涵,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线上线下共同开展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宣传教育工作。

  讲好察隅故事,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特色及优势,组建红色记忆宣讲志愿服务队,带领听众追寻红色记忆,重温革命历史。同时,通过举办红色文化宣讲员培训班,不断提升讲解能力和服务水平,使其成为一支高素质、善讲解的宣讲队伍。

  建强教育基地,打造沙玛强边训练营、扎那村会客厅、雄久囊塔归巴村史馆等红色教育基地8个,常态化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用红色文化培根铸魂。

  深化干部培训,组织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各级党委(党组)及机关单位开展红色研学50余次,参学党员干部880余名。在红色研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情景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和沉浸式教学等形式,让学员在游览中听讲、在情景中体验、在观赏中领会、在交流中升华。

  擦亮“红色品牌”

  为形象直观、丰富立体地宣传解放军与察隅人民在一起英勇奋战的历史,察隅县制作了《雪域江南 英雄察隅》红色文化建设系列短视频33条,察隅人讲述察隅红色故事短视频37条,在县融媒体中心抖音平台等媒介及县广播电视台自办栏目播放。

  同时,网信察隅公众号开设《英雄察隅红色故事会》专栏,连载刊发察隅红色故事17篇。通过网络形式讲述察隅红色故事,为广大干部群众打造随时可学、随时可看的红色文化教育学习平台,不断加深全县人民对察隅红色文化的了解。

  此外,察隅县还加强红色主题文艺创作,打造一批极具察隅辨识度、社会反响大的红色文艺精品力作,丰富“雪域江南 英雄察隅”的红色内涵。做好与云南昆明、丽江、保山等市、县相关单位的合作工作,加快推进“‘藏滇新’一家亲”红色视频的拍摄制作,提出建设红色景点和红色家庭计划建议。

  发展“红色产业”

  察隅县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价值取向,并与时代要求紧密结合,不断赋予红色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以红色力量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察隅县将红色文化与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深度融合,构建以察隅县英雄坡纪念园为中心,上下串联4个乡镇、7个红色资源点,逐步扩展辐射全县红色文化点位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同时,逐步加强与林芝波密、云南贡山等地的共建合作,联合打造“进军林芝红色之旅”等红色旅游经典线路。推动红色旅游与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深度融合,构建红色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深度开发察隅木碗、僜人银饰等非遗文化的经济价值,力争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红色文创产品。

  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扎拉村史馆”、松林红色家庭文化传承馆等红色文化教育场馆,察隅县将红色基因与乡风、家风、民风以及乡规民约等结合起来,积极开展“乡风文明榜”评选、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榜、星级文明户等选树工作。通过身边人身边事为大家立标杆、树榜样。全县组建340余支志愿服务队,5000名志愿者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移风易俗,树立农牧民新风貌,处处焕发出乡风文明的新气象。

  察隅县这片红色沃土有着光荣的双拥传统,处处涌动着“军民团结一家亲”的鱼水深情,在红色文化的滋养中,军民愈加亲密,各族人民愈加团结。在良好的团结氛围以及红色精神的激励下,察隅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高涨,各族干部群众以攻坚克难、永不停歇的精神,积极投身于察隅产业建设等各项建设之中,共同推动察隅千亩猕猴桃、万亩茶叶产业快速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军爱民、民拥军,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共居共建、共守边疆,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为察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合力。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