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画卷在拉萨当雄铺展开来
每天早上8点,拉萨市当雄县龙仁乡龙仁村村委会主任、致富带头人索朗次仁都要到村集体经济的温室大棚里转转。作为致富带头人,30个温室大棚里的白菜、西红柿、黄瓜等作物长势让他牵挂……
从小放牧的次仁巴珠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产业工人。2017年,作为当雄县纳木错乡的精准扶贫对象,他被安排在纳木错实业有限公司工作,从最早操作纸箱机到如今熟练使用电脑,31岁的他成为一名技术能手。
当雄县宁中乡巴灵村保洁员普布每天晚饭后都要到村里的广场上跳跳舞,“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很大,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不断加强,公共区域也非常干净整洁。”普布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当雄县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县“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坚持规划先行,一张蓝图绘到底,全力奏响“三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昂扬乐章,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画卷在当雄草原铺展开来。
党建引领 乡村发展驶入“快车道”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近年来,当雄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紧扣乡村振兴主题,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以强化责任落实为主线,打基础、补短板、促提升,助推乡村振兴驶入发展“快车道”。
每年7月,纳木错迎来旅游旺季。作为达布村达纳牧人旅游服务合作社的一名社员,纳木错乡达布村村民贡加多吉光2021年就获得分红6万多元。
“多亏当时村干部给我做思想工作,动员我加入合作社,现在才能领到这么多分红。”贡加多吉告诉记者。
达布村位于纳木错景区内,该村党总支以“党建+旅游+治理”为抓手,将党建融入旅游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中,创办了达纳牧人旅游服务合作社、达布村夏季牧乐园和达布村旅游宾馆等产业项目。党总支每周开展三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让村民与游客沟通交流更顺畅了;开展线上线下政策法规培训,帮助村民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立临时党支部,吸收流动党员10余人,努力做到景区在哪里,支部就建在哪里,游客在哪里,党员志愿者就在哪里。去年,达布村旅游收入达200余万元,群众分红80余万元。
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干部工作干得好不好的标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当雄县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努力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化政治引领,确保乡村产业振兴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2021年,当雄县29个村(社区)党组织以党建引领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29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实现年均收入10万元以上,其中有5个村实现年均收入突破百万元。
产业赋能 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走进西藏纳木错圣水厂,两条流水生产线上,“7100”天然饮用水经过水处理、罐装、喷码、贴标等程序后打包装箱。
“发展天然饮用水产业是近几年来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群众共享产业振兴成果的有益探索。”当雄县委副书记、县长图登佩杰说。
按照以特色产业为龙头,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思路,近年来,当雄县将各个产业的生产与销售分离,县属国有企业集中力量搞生产,同时引进专业团队开展市场营销推广,着力打造“极净当雄”区域公共品牌,成效明显。
作为当雄县“十三五”产业扶持规划项目、县属国有企业,西藏纳木错圣水厂于2019年正式投入运营。三年多来,实现销售额3831.57万元。
乡村振兴让企业“有利可图”,那又如何让群众共享产业增值收益?近年来,当雄县通过进一步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充分发挥好产业项目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的支撑作用。2021年,纳木错实业有限公司为297名群众分红45.59万元,解决就业58人。
今年39岁的次培是公塘乡冲嘎村村民。2019年,当雄县康玛温泉酒店开业,次培成为酒店保安,每月有3000元的工资收入。开业以来,酒店累计解决了包括次培在内的276人就业,累计为550人分红55万元。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头连着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动力后劲。
“十三五”期间,当雄县34个产业项目上交分红3338万余元,兑现分红2841万元,累计涉及41977人次,发放工资4820万元,实现固定就业191人,实现了乡村振兴为了人民、乡村振兴依靠人民、乡村振兴成果真正由人民共享,汇聚起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合力。
扮靓“颜值” 打造美丽新家园
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当雄县通过强化宣传教育、普及人居环境整治等相关政策,积极引导群众逐步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激发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内生动力,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距离县城30公里的龙仁乡郭庆村,过去受地理条件和基础设施等的限制,无法实现居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集中收集处理,对村容村貌影响很大。被列为第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后,当雄县投资9457.04万元,将全村212户群众整体搬迁至新建的示范村。
示范村距离原郭庆村只有2公里,但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基础设施完备,居住条件得到大幅改善……
郭庆村一组村民仓达于2021年11月份搬迁到示范村后,在自家一楼经营起茶馆,家人则住在二楼。坐在自家开的茶馆里,仓达感慨不已:“搬迁前,我家住的是土砖房。现在,住上了150平方米的大房子,茶馆每天有近200元的收入,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更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当雄县乡村振兴局局长索朗曲旦说,“郭庆村在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过程中,既扮靓了美丽乡村,也培育了文明乡风,为当雄县乡村振兴开了个好头。”
今年,当雄县已经报批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12个,投入资金15522.16万元。同时,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当雄县计划实施包括生产(产业)发展类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公益岗位类项目等在内的65个项目正在积极申报中。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荣获“2021年度中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市”殊荣的当雄县正昂首阔步走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呈现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丽图景。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昔日黑土滩 今日换绿颜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作为黄河源头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平均海拔高4200m,是三江源自然生态保护治理重点地区。生态修复专家马玉寿研究员称高寒草地这种植被表层剥离后的次生裸地为“黑土滩”。[详细] -
锚定“四件大事”主攻“四个创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昌都
党的二十大站在百年变局和民族复兴的制高点,立足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回顾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详细] -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三分之二以上植被呈总体改善趋势
记者7日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发布会上获悉,与试点前相比,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植被面积增加51.27平方公里,三分之二以上植被呈总体改善趋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