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在高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西藏生态保护印象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确立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西藏的生态保护。2020年8月,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期间指出,“保护好西藏生态环境,利在千秋、泽被天下。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保持战略定力,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推动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
图为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一处草原上悠然觅食的畜群(2022年7月摄) 摄影:彭萍
本人作为第八批援藏干部曾在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挂职,又因为负责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西藏有关,所以有幸到西藏各地进行调研。调研期间,西藏的生态之美、西藏着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图为西藏自治区雅尼湿地(2017年7月摄) 摄影:彭萍
最明显的,是西藏高原的植被得到了有效保护。我了解到,为有效保护西藏原生植物,充分发挥其生态价值和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作用,西藏自治区专门出台了《西藏自治区野生植物保护办法》,旨在切实维护高原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更是加大了高原植被的保护力度。各地除依法保护天然植被外,也在尽最大努力保护所有的人工植被。
图为在西藏高原顽强生长的红柳(2022年7月摄) 摄影:彭萍
比如,日喀则市的岗巴县海拔约4600米,植被非常稀少,但是我在岗巴县城看到,为防牛羊啃食,街道两旁低矮的高原红柳四周都用栏杆保护了起来。这些红柳点缀着县城的主干道,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也为高原生态保护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阿里地区的狮泉河镇,红柳湿地公园和狮泉河两岸顽强生长着红柳。
曾几何时,狮泉河的红柳被砍伐用作燃料,狮泉河的生态一度恶化。后来,通过人工造林,狮泉河的红柳又傲然挺立,成为治沙防风的重要屏障。红柳是一种坚强的植物,是西藏高原非常重要的植被,由于寿命长,所以还被称为“活化石”。我们在狮泉河湿地公园看到,有的红柳枝头还挂着紫色的小花,这些小花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坚强力量,不愧是当地生态的天然保护屏障!
图为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的马泉河湿地(2022年7月摄) 摄影:彭萍
西藏对很多湿地也采取了保护措施,比如林芝的雅尼湿地公园和阿里的马泉河湿地公园均修了木栈道,以保护湿地不受践踏和破坏,更好地保护了湿地上的植被和水源。
此外,河长制和湖长制已经深入西藏基层。党的十八大后,西藏已经全面建立起河湖长制度。据了解,到2018年6月,西藏全面建立河长制;到2018年12月全面建立湖长制,共有五级河湖长组织体系、1.47万余名河湖长治理保护着西藏境内的河湖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河湖长制已经深入基层。
图为美丽的色林错(2022年7月摄) 摄影:彭萍
2022年7月,在西藏调研期间,我们从岗巴县城去往萨嘎县的路上,经过一个小村庄。小村庄旁边有一条非常小的小河,小得甚至可以让人忽略不计,但是这条小河旁边却树立了一块牌子,上面赫然写着:河长某某某。看到这个,我禁不住“啊”了一声,同行的队友吓了一跳,问我是怎么回事,我说这么小的一条小河竟然有河长,看样子西藏的河长制已经做得非常细致了。经我这么一说,队友们也都为之惊叹,因为他们都没有注意到旁边的小河,更没有注意到这样一条小河竟然有河长。
人们常说,到西藏就是一“措”再“错”,因为西藏的湖泊实在是太多了。这些湖泊的美一方面在于海拔高,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高原湖泊周围都是良好的生态,湖水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湛蓝。
图为在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扎达土林邂逅的岩羚羊(2022年7月摄) 摄影:彭萍
另一个明显的感受是西藏野生动物生态环境向好。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不断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努力让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极大改善了野生动物的生态环境,真正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022年7月,在阿里调研期间,我们就看到了岩羚、藏羚羊、藏原羚和野驴等野生动物。比如,汽车在扎达县停车休息时,我们看到了一群岩羚羊在土坡上攀爬。据说岩羚羊善于攀登山地,而且机警敏捷。只见它们在扎达土林坡上排队行走,特别悠然。
图为在羌塘草原的朝阳中奔跑的藏野驴(2022年7月摄) 摄影:彭萍
在从狮泉河去往改则县城的路上,我们看到了一群藏野驴在羌塘草原上无忧无虑地奔跑,它们身姿矫健,棕黄色的背部和白色的腹部在朝霞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那种独属于原野的又飒又帅的感染力令大家不由自主地感叹:太壮观了!
图为羌塘草原上与牧民和谐相处的藏羚羊(2022年7月摄) 摄影:彭萍
汽车在羌塘草原的公路上行驶,不时会看到藏羚羊、藏原羚、黄羊等野生动物。尤其是之前没有看到过藏羚羊,所以当藏羚羊第一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每个人都非常激动。记得过一个检查站时,我们跟工作人员提起藏羚羊,他说:继续往前走,还有很多。果然如此,广袤的羌塘草原上,藏羚羊、藏原羚、藏野驴不时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图为悠然觅食的藏原羚(2022年7月摄) 摄影:彭萍
大多数时候,藏羚羊都在悠闲地觅食,不远处便是牧民的帐篷,好一幅天人合一的和谐画面。一路上,因为不时遇到野生动物,我们学会了区别藏羚羊和藏原羚。也是因为这一路看到了太多的藏羚羊、藏原羚和藏野驴,我们后来都习惯了。可见,阿里的生态现在是多么好。
图为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县城(2022年7月摄) 拍摄:彭萍
此外,西藏人居环境干净整洁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西藏调研过程中,每一个县城整洁干净的街道都令人赞叹,比如江孜县、亚东县、岗巴县、萨嘎县、札达县、仲巴县、改则县等等。阿里地区的札达县城虽然被土林包围,但街道非常干净,晚上路灯亮起,真让人忘记了自己是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日喀则市的亚东县地处西南边陲,植被丰茂,街道整洁,两旁的店铺收拾齐整,藏布麻曲河与其支流麻曲在县城交汇,河水澄澈,两岸不见任何垃圾。
图为在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调研途中经过的村庄(2022年7月拍摄) 摄影:彭萍
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便是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宜业的乡村。据了解,西藏自治区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切实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打造美丽乡村。我们调研路上经过的每一个乡村,都可以看到一排排藏式民居整齐地排列村道两旁,稍微宽阔的村道两旁则是整齐的太阳能路灯,乡镇街道两旁还有商品齐全的商铺。让人可以深切感受到西藏的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
图为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村(2018年7月摄) 摄影:彭萍
比如,在位于山南市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松村,平整的道路、整齐的住宅和干净的人居环境令人赏心悦目。红白相间的房屋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村前设有健身器材,人们在干净舒适的环境中尽享西藏发展带来的福祉。我想,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理念的重要实践。
图为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一处草原上悠然觅食的畜群(2022年7月摄) 摄影:彭萍
西藏被誉为“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是我国乃至整个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因此,切实做好西藏的生态保护极其重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西藏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绩,西藏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
图为在西藏海拔4700米处草原上盛开的波斯菊等野花(2022年7月摄) 摄影:彭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西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只要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相信西藏一定会守护好雪域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开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美丽生态西藏建设新篇章。(中国西藏网 特约撰稿/彭萍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英语学院副院长)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守护好家乡的绿水青山
连日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在三江源头的青山绿水间回响,在大家的热烈讨论中,今后幸福的画卷愈加清晰。 [详细] -
绿水青山间的“花样”幸福生活
进入金秋十月,毛洞山下的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古鄯镇山庄村山脚下,数百亩“花海”色彩斑斓,与布局有序、白墙青瓦的农家庭院,绘出一幅美丽乡村画卷。[详细] -
牢记“国之大者” 守护好绿水青山
“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