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牢生态保护责任 全力守护“中华水塔”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这也是青海十年来的生动实践和巨大变化,从保护生态到探索低碳循环的绿色发展,生态贯穿高质量发展的始末。立于三江之源,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生态成为青海的“关键词”,被赋予更深更广的内涵。
十年砥砺奋进,书写非凡答卷。青海儿女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一步一步、扎扎实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高原大地落地见效,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新成就,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被鲜活写照。
心怀“国之大者”,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生物多样性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青海、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青海发展擘画蓝图、把脉定向,为做好青海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是青海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来不得半点闪失。彰显生态价值、履行生态责任、挖掘生态潜力,青海正在着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新高地为统领,全面推开生态安全屏障新高地、绿色发展新高地、国家公园示范省新高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新高地、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新高地、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新高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新高地建设。
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滩乡东达村坐落于青海湖北岸,作为一个半农半牧村,壮大产业曾是他们的难题。从曾经的贫困村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前进村”,党的二十大代表、东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牛生有说,他们依托环湖生态资源,彰显地域特色优势,叠加各项政策和资金发展特色养殖,将全村的牛羊集中到养殖小区,让牛羊养殖“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养殖区”,实现人畜分离,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而今再到东达村,集约养殖提升了农牧民的经济收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相得益彰,生态环保理念根植于农牧民的内心深处。
现场聆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牛生有对未来更是充满信心。他表示,今后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抓好生态、产业两个关键点,促进“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互利共生。
从东达村放眼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指标持续向上,生态保护成效日益显现。目前,全省湿地面积稳居全国首位,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8%,湿地保护率达到64.3%,地表水出境水量超900亿立方米,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
筚路蓝缕、春华秋实。当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们对大自然最惬意的感受,印证着青海各级党委政府以前所未有的投资力度、工作实度和保护强度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的定量越做越足,发展的成色越来越亮,民生福祉质量不断提升,生态映照了过去、现在和未来。
建设国家公园,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成型
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是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从我国首个国家公园试点成为首批国家公园之一,持续推进功能重组、系统修复和一体化管理,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建设新路子。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全面完成,标准统一建设的40个生态管护站成为祁连山下的亮眼风景,自然教育实现了生态保护从娃娃抓起,全国首创的“村两委+”释放最大效应。正在创建的青海湖国家公园,形成了特有的“草—河—湖—鱼—鸟”共生生态链。
青海成为全国惟一三个国家公园在建省,从启动中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到全国首批国家公园省份,从率先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到成功举办首届国家公园论坛,国家公园不仅成为了青海的生态“标签”,更是大美青海的亮丽名片。
正如省委党校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才吉卓玛说,青海作为全国惟一的国家公园示范省,应高质量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推动管理体制、生态保护、生态文化、绿色发展、生态法治等多维度走在前头。
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大胆创、先行试,率先发布林地、草地、湿地、地表水四大资源的本底报告,率先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率先进行地方立法,《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颁布施行,率先组建省州县乡村五级国家公园管理“大部门制”实体,探索建立专业执法队伍,有效破解了“九龙治水”。目前,全省8类109处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为79处,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比重提升到38.4%,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成型。
三江源国家公园实现“一户一岗”,1.72万名牧民从草原利用者变成草原保护者、受益者和生态宣传员,保护生态的理念不断深化。一直以来,青海突出普惠性,坚持共建共管共享原则,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设置草原、森林、湿地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目前全省14.5万牧民放下牧鞭吃上“生态饭”。
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相得益彰的国家公园群,努力在打造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上走在前列。坚定不移做“中华水塔”守护人,在青海,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保护生物多样性,珍稀野生动植物数量不断增加
在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融媒体体验区互动展示墙上,两只藏狐宝宝玩耍等三张青海生态“元素”照片成为“吸睛”之处。再看近年来,青海摄影家在国际野生生物摄影领域频频获奖,生态管护员在巡护途中拍到多种珍稀野生动物,印证生态保护力度持续加大,野生动物数量不断增加,生物多样性有效恢复。今天的青海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日益深入人心。
青海湖裸鲤被青海人亲切地称为湟鱼,因一年只生长一两而无比珍贵。党的二十大代表、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祁洪芳致力于裸鲤资源保护工作已有30年,见证了裸鲤资源蕴藏量持续恢复的过程。她说,近年来通过先后几次封湖育鱼、修建过鱼通道和增殖放流等措施,裸鲤资源量已经由2000年不足3000吨恢复至目前10.85万吨,比保护初期增长了42倍,正处于有效恢复的关键期。
每年湟鱼洄游季,一尾尾裸鲤沿着布哈河、泉吉河、沙流河等河流逆流而上孕育新生命,“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壮观之景成为带动当地生态旅游发展的一部分,众多农牧民也在家门口谋起了绿色“营生”,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看得见摸得着。
裸鲤是青海湖“草—河—湖—鱼—鸟”共生生态链中的关键物种,碧波荡漾的青海湖,不仅见证了裸鲤资源蕴藏量的次次刷新,而且鸟类种群数量也在不断刷新纪录。目前青海湖鸟类种数达232种,湿地栖息水鸟数量达到57.1万只,普氏原羚数量恢复到2021年的2969只。
随着青海湖国家公园正式创建,祁洪芳表示,将继续加强青海湖裸鲤科研工作,深入与相关院所合作,解决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高质量推动青海湖生态保护工作。
保护生物多样性,青海之为可圈可点,生态成绩提气亮眼。全省藏羚羊数量从最少时不足2万只恢复到7万多只;高原旗舰动物雪豹已监测到1200余只,在全省8个市州均有发现;从2018年以来,作为指示性动物的欧亚水獭已积累了500多段活动视频……一个个有力有为的数据,反映青海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护三江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巨大成效。
以生态立、凭生态兴、借生态进,当滔滔东流的源头活水滋润大半个中国,于江源儿女,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一直未变也将一直不变,绿水青山定将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从“满目疮痍”到“一眼尽绿” 江源玉树守好“中华水塔”
12年前,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发生7.1级大地震。现如今的玉树已蜕变为三江源头充满绿意的现代化高原新城。走在玉树市街头,干净整洁的街道两旁绿树成荫,远处的草山绿意盎然。[详细] -
三江源,美丽中国的青海样本
千山堆绣、百川织锦,亘古苍茫汇聚山宗水源,壮阔神奇任由万物生灵,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刻出千古奇观——三江源。世界上很难再找出这样一个地方,汇聚了如此多的名山大川。[详细] -
国家公园建设让“中华水塔”更加坚固丰沛
记者近日从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获悉,国家公园设立一年来,三江源作为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得以进一步筑牢,“中华水塔”更加坚固丰沛。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