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生态

从“满目疮痍”到“一眼尽绿” 江源玉树守好“中华水塔”

发布时间:2022-10-19 15:12: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图为宁样(右一)检查玉树市树木生长情况。 玉树市委宣传部供图

  12年前,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发生7.1级大地震。现如今的玉树已蜕变为三江源头充满绿意的现代化高原新城。走在玉树市街头,干净整洁的街道两旁绿树成荫,远处的草山绿意盎然,牦牛悠哉吃草,市区内扎曲河畔不时能看到欧亚水獭的身影……

  而这一切,都是玉树市群众十年前无法想象的生活环境。

  玉树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处在三江源核心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这里维系着中国乃至亚洲水生态安全命脉,是中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十年前,玉树的风沙特别大,尤其春秋季节时,出门必须要戴围巾和口罩,否则脸都会被吹伤。”今年44岁的宁样是玉树市林草局局长,到现在已经在林草系统工作了20余年,说起十年来玉树生态的变化,宁样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图为夏日绿意盎然的玉树市。 玉树市委宣传部供图

  上世纪90年代末,玉树市的绿化工作相对滞后,因地处高海拔地区,玉树市的宜林地匮乏,土层瘠薄,种树不易。哪个地方适合种什么树,怎样才能让种上的树活下来,这都需要研究。

  “以前玉树市周边都是沙棘、青阳这样适宜于在高海拔地区的树种,近年来,我们尝试引进其他品种增加树木的多样性。”宁样告诉记者,为了确保新树种能够成活,玉树市林草局会提前一年在单位院内进行树种栽培,通过精心养护试验出栽培方法。

  现如今,玉树市结古大道两旁种满了海棠树。每年春秋季,海棠树结出累累硕果,红红的果实挂满枝头,给这个高原小城增添了一份浪漫。此外,藏柳、连翘、丁香等树种也都“落户”玉树,绿化城市的同时,也为玉树市民带来视觉美感。

  “树多了,风沙就少了,现在的玉树基本上没有风沙,气候都变好了。”宁样说,甚至还有不少市民家中都种起了桃树、梨树等。

  据悉,十年间,玉树市投资5.07亿元实施完成12.3万亩的造林绿化工程,退耕还林1100亩,义务植树12.05万株,森林覆盖率达17.03%。投资1.38亿元的人民公园、文化公园、扎西科公园和琼龙公园先后建成并投入运行,绿地率由27.07%提高到41.5%。玉树市被授予“省级森林城镇”“省级森林乡村”称号。

  “每年植树节的时候,我们都会开展全民植树活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大家都想让自己的家乡越来越美。”宁样说。

  此外,玉树市周边的草山也得到不断治理,曾经威胁草原健康的鼠害和毒杂草都得到有效治理。与十年前相比,玉树市森林覆盖率由从2012年的14.6%增长为17.03%。草原植被盖度从2016年的60.76%增长到67.58%。全市境内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稳步增长。

(责编: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三江源,美丽中国的青海样本

    千山堆绣、百川织锦,亘古苍茫汇聚山宗水源,壮阔神奇任由万物生灵,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刻出千古奇观——三江源。世界上很难再找出这样一个地方,汇聚了如此多的名山大川。[详细]
  • 国家公园建设让“中华水塔”更加坚固丰沛

    记者近日从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获悉,国家公园设立一年来,三江源作为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得以进一步筑牢,“中华水塔”更加坚固丰沛。 [详细]
  • 三江流经处 绿意奔涌来

    《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规划,为其他国家公园规划编制积累经验、提供示范。聚焦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