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生态

用青春和执着守护“最后一片净土”

发布时间:2022-04-01 15:41:00来源: 青海日报

  “可可西里藏羚羊种群数量已达7万多只, 藏羚羊大规模迁徙盛况再现青藏高原。”去年9月,一则各大媒体刊发的消息,又把“可可西里”呈现到了人们面前。

  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北部的“可可西里”,对人类而言是极为荒凉的“生命禁地”。但就在这片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地上,栖息着高原精灵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等230多种野生动物。这里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保护区之一。

  野生藏羚羊从最少时数量不足2万只,到如今达到7万多只,隐藏在数字的背后的有血、有泪、有奉献、有牺牲……

  作为三江源生态保护前沿阵地的一名工作者之一,布周在可可西里坚守了十多个年头。悠悠十余载,他与队员们在这片无人区哭过、笑过,见证了可可西里艰难恢复涵养之路。

  “沿着既定线路,在广袤无垠的可可西里无人区仔细观察盗猎、盗采痕迹,统计沿途动植物数量……”巡山是布周工作的核心,沙漠、河流、流沙、雪山、沼泽……地形复杂的可可西里无人区一次次考验着布周和他的队员们。

  “巡一次山,少则十天多则半个月,不分季节的雨雪,复杂的地形,每一次巡山所面临的艰难险境是无法预料的。”一句轻描淡写背后是数不尽的“惊险时刻”。

  2016年8月,布周经历了人生中最难熬的12天。

  那年8月,保护区腹地全范围突遭降雨降雪降温天气,加上沼泽、泥潭地等原因造成车辆行驶极其困难,6名巡山队员在圆满完成巡山任务返回途中被困,所带食物紧缺,并在极其高寒缺氧的环境中开展高强度的施救作业,队员们体力严重透支,情况极度危险。

  时间就是一切,恶劣的天气影响了卫星通讯,很难具体定位事发地点,布周当机立断,派出三批救援队进入保护区腹地搜寻,自己所在的救援队也险些被困。

  雪越下越大,共产党人的信念却越来越坚定。9月4日,历经12天爬冰卧雪、风餐露宿,布周将巡山队员和三批救援队安全带回了格尔木。

  “从那天起,我觉得人类真的很渺小,要尊重自然的同时,也要尊重生命。”正是那一次难忘经历,让布周重新定义了生命的意义。

  如今,作为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可可西里管理处党委书记、主任的布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高原生灵的身上。

  每年5月份至6月中旬就是藏羚羊的繁殖季。5月,来自曲麻莱县、西藏羌塘、新疆阿尔金山一带的藏羚羊纷纷迁徙“藏羚羊的大产房”——卓乃湖。成千上万怀孕的雌性藏羚羊云集于此,奏响了一支壮观的生命曲。这里有一座固定的集装箱式保护站,每年巡山队员都要驻守于此,保护产崽期的藏羚羊。

  而其迁徙过程中必将要经过青藏公路。每年为保障藏羚羊能够顺利通过迁徙通道,布周与同事们就会及早安排部署藏羚羊产仔及回迁保驾护航工作。进入5月以后,就安排各站增加人员和车辆,并以五道梁保护站为主,各保护站为辅,在大批的藏羚羊陆续经过辖区时,让藏羚羊群安全通过公路,保证藏羚羊在迁徙途中不受或减少人类干扰。

  除此之外,布周和他的队员们还要保存影像资料,然后把每天的监控视频播放几十遍,以此计算迁徙和回迁的数量。

  在布周与队员们的精心保护和严格执法下,盗猎藏羚羊的案件逐年下降。2009年以来,连续11年实现盗猎案件“零发生”,保护区藏羚羊数量逐年递增,藏羚羊等野生动物平静而悠闲地繁衍生息,可可西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动物乐园”。

  为留住这“最后一片净土”,从西部工委的工作人员到索南达杰再到布周团队,一代代可可西里人,用青春甚至生命保护着这片圣洁的净土,也正是因为他们,使得从青海走向世界舞台的可可西里在保护中还自然以宁静。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青海省启动“渔政亮剑2022”系列专项执法行动

    近日,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印发“青海渔政亮剑2022”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重点安排了长江流域青海段禁捕、青海湖封湖育鱼、黄河流域禁渔等七项重点任务。 [详细]
  • 青海:家乡的明天必是绿水青山

    我叫孔庆国,今年56岁,是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二道崖湾管护站的驻站管护员。我当了12年的管护员,这些年国家出台一项又一项生态保护政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