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刷新山水颜值 提升幸福品质
春到高原铺锦绣,无边盛景画中游。草原绿草萌发、河湖碧波荡漾、山花渐次铺展……初春的日喀则大地,正以万物复苏的新“画质”,吸引着亲近自然的游人们随手拍“大片”。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广大生活和游玩在日喀则的人们尽享满满的幸福感。
2022年,日喀则市生态环境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聚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奋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层次更高、质量更优、管护更精细、成效更显著,让美丽日喀则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环境更优美,不断焕发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生态魅力。
夯实制度基石,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日喀则市委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强化党的领导。健全“一把手”生态环境保护履职情况报告制度,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要求,夯实各县区各部门履行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
聚焦战略引领。日喀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规划(2021-2035年)》,成立日喀则市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专项组,编制专项组工作规则和包保联系机制,制订出台相关规划、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建立周报告、月调度、季总结督办机制,推进“清单化”管理,分级标注“轻、重、缓、急”细化推动。
深化体制改革。积极配合开展雅江流域立法调研工作。调整充实日喀则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围绕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研究制订打好“白色污染”治理攻坚战、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等方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装备标准化建设,全面实现执法人员制式服装100%覆盖。积极做好环境统计、政务公开工作。
突出示范创建。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为抓手,实现定日、康马等9县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亚东县创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全市6个乡(镇)创建成自治区级生态文明示范乡(镇),233个村(居)创建成自治区级生态文明示范村(居)。
呵护美丽家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在日喀则市人民林卡、贡觉林卡等公园湿地,过林卡、散步、慢跑、休憩的市民群众与水鸟、绿树、红花“同框”,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已经成为日喀则市城市“相册”的经典画面。
山河秀丽本如是,还看杨柳醉春烟。生态持续向好、环境愈加优美,不仅是万千市民的感受,更是日喀则市在生态环境领域不懈努力的结果。2022年以来,日喀则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和经济增长,加快构建和完善生态保护监管体系,加大生态保护执法监督力度,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战。
数据和成绩,记录着日喀则市向绿色发展、生态文明跃升的轨迹。2022年日喀则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主要河湖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100%;集中式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清洁能源电力装机占比达100%;年内“三高”项目实现“零审批、零引进”;农药化肥使用量连续7年保持“零增长”;土壤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建立国家湿地公园3个,自治区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个,县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个,总面积12万余公顷;黑颈鹤数量达8000余只,比保护区建立初期增加了3000余只,“珠峰雪豹保护计划”成为西藏自治区唯一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的物种保护项目;实现自然保护区内焦点问题数量、面积“双降低”;生态环境举报投诉、来信来访调查处理率和办结率达100%;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公众对日喀则市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达91.3%以上。
赋能绿色发展,共享生态环境福祉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日喀则市深入挖掘绿色生态这个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的价值,在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间做“经营美丽”的文章,激发绿色发展动能,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更多人享受到生态改善带来的红利。
加强宣传教育。以“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为主题,以“送法入校”“送法入企”“送法入村”等为载体,本着“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深入重点企业、重点部位开展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宣传。发放各类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知识读本1.4万余份,发放宣传物品1万余件,发送生态文明宣传短信2.42万条,提供咨询服务200余次,开展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2次。在雅江源头仲巴县启动日喀则市“护雅江冰川绿水·筑高原生态屏障”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制作《日喀则市生态文明建设专题片》,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推动绿色先行。积极推进清洁能源发展,加大水、光、风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力度,吉隆、萨嘎县纳入国家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不断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先后淘汰日喀则雪莲工贸有限公司、高争水泥落后产能30万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先后投入117辆纯电动公交车辆,2000余辆共享电动车,引导市民低碳出行。
立足生态富民。出台《日喀则市绿色工业高质量发展五年实施方案》,培育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36家,珠峰有机种养加业进一步实现绿色发展,仁布县红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环保企业应运而生。聚焦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富民效益,投入9.43亿元用于26个美丽宜居村建设。提供生态岗位10万余个,落实生态岗位资金3.6亿余元。
道阻且长行则至,不待扬鞭自奋蹄。下一步,日喀则市生态环境系统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扎扎实实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大力践行“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要求,着力在推进“四个创建”、做到“四个走在前列”中争创一流、奋勇争先,不断书写日喀则市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国土绿化成效显著 高原绘就生态画卷
数据显示,2022年,西藏自治区完成营造林117.9万亩,修复退化草原437.5万亩,50%的国土面积被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草原植被盖度和森林覆盖率“双提高”,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详细] -
西藏扎实推进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让良好生态成为发展底色
广袤的雪域高原,正深入扎实开展造林绿化、退化草原修复治理、重点区域防护林体系建设等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详细] -
昌都市多部门共守藏东大地“生态绿”
《意见》明确,通过全面实施“林长+检察长+警长”协作工作机制,构建责任明晰、协同高效、打防结合、治理有力的林草湿资源保护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执法工作合力,实现协作办案,高效率执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