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西藏扎实推进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让良好生态成为发展底色

发布时间:2023-02-01 08:46:00来源: 人民日报

   “没想到咱们这海拔4500多米的地方,如今也能长树了!”30岁的洛桑在温室大棚内拖着橡胶水管给1米多高的高山柳树苗边浇水边说,“这树种下不到两年,要是在棚外肯定成活不了,再过一年就可以移栽到户外了。”洛桑是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色尼区居民,去年应聘到市林草局的育苗基地工作。

   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海拔超过4000米,有“地球第三极”之称。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指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西藏各地扎实推进造林绿化、防沙治沙工程,为具备条件的荒山荒原披上绿装,让良好生态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最亮丽的发展底色。

   面积35万多平方公里的那曲市,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树木生长周期仅3个月,大部分区域树木很难成活。近年来,西藏会同科技部在那曲组织实施城镇植树关键技术研发与绿化模式示范项目,由龙头企业联合多家科研单位开展攻关,成功选育出青海云杉、祁连圆柏、高山柳等8个树种,累计栽植40多万株,存活30多万株。

   广袤的雪域高原,正深入扎实开展造林绿化、退化草原修复治理、重点区域防护林体系建设等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曾经土地沙化严重,从上世纪80年代起,各族群众经过40多年努力,在沿岸累计造林4500多万株。山南市贡嘎县到桑日县之间,形成了长160公里、宽1.8公里、面积约45万亩的防护林带。2022年,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正式启动,涉及拉萨河流域的9个县(区)、35个乡镇(街道),计划用10年时间完成造林200万亩以上,当年已完成营造林14万亩。2022年,西藏全自治区完成营造林117.9万亩,修复退化草原437.5万亩。

   近年来,西藏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在藏东南水草丰茂区域,林芝市开展雅鲁藏布江、尼洋河等重要江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修复及水土流失防治,加快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在藏北草原,各级各部门持续推进退牧还草、人工种草,使得草原植被盖度逐年上升,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从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上推行网格化保护。

   目前,西藏已设立各类自然保护区47个,80%以上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和典型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全自治区现有森林面积1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2.3%,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47%以上。主要江河湖泊水质整体保持良好,7个地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9%以上。

   2023年,西藏计划完成营造林120万亩以上,修复治理退化草原500万亩以上。同时,进一步补齐基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扎实推进拉萨、日喀则、山南“无废城市”建设。

   为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去年11月公布的《西藏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明确,按照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思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占全自治区国土面积的50%以上。“西藏将努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努力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西藏自治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