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的幸福
“叔叔尼玛。”今年夏天的一个早晨,我被手机铃声吵醒,对方一开口就喊起了在乡里工作时大家对我的称呼。“我是扎西,乡政府门口那个,和你同年出生的,咱们都属羊,你想起来了吗?”
我终于想起来了。那个黑黑的、瘦瘦的扎西,那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扎西,那个家门口堆满了空拉萨啤酒瓶、浑身酒气的扎西。当时,阿妈让他出去打工他也不去,天天醉醺醺的。他们家每年不到藏历新年,一年的粮食就吃光了,只能靠政府救济着过日子。扎西经常向我借钱,但是一次都没有还过。
2012年,他们举家从海拔4380米的高寒地区搬到气候宜人和交通便利的扎囊县朗色林扶贫搬迁点,就是我送他们去的。记得离开的时候,阿妈说的一句话是:“啊嗞嗞,扎西,你们俩是一年的,你看看尼玛,再看看你,也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唉,我觉得你是来讨债的!”
这些场景在我脑子里一晃而过。十年过去了,扎西变成什么样了呢?我心里琢磨着,不会又是来借钱的吧,我心里嘀咕着问:“是我,扎西,你现在怎么样?阿妈怎么样?”“太好了,终于联系上你了,阿妈经常念叨你,邀请你到我们家来看看,我们家变化可大了,有时间一定要来啊!”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好好好,我一定去。”
挂了电话,我就蠢蠢欲动。那个周末,我买了一些水果和饮料,开着十年前刚买车时带着扎西兜过风的越野车,凭着记忆直奔他们家。
扎西早早就在村头迎接我了。家还是原来的地方,但是房子已经重新建了,一座3层小楼矗立在我的面前,门口还停了一辆重型自卸式大卡车和一辆崭新的丰田越野车。我笑着问扎西:“这是你家?”“对啊,怎么,不相信?进去看看就知道了。阿妈已经煮好了你爱吃的羊肉和土豆!”
走进院子,格桑花映入眼帘。宽敞的阳台上,花盆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像一张张笑脸,绽放在这个最美的季节。阿妈给我献上了洁白的哈达,摸着我的脸亲切地说:“孩子,真的是你,没有变,没有变,天啊,你都有白头发了!”说着就把我迎进了客厅。
客厅宽敞明亮,迎面是一个巨大的液晶电视和一个木雕的电视墙,音箱像两个卫兵一样,笔直站立着。沙发、茶几、藏柜、电冰箱、消毒柜等一应俱全。桌子上摆着水果、饮料和我最爱的土豆炖羊肉。扎西说:“盖房子花了30多万元,装修和买家具又花了20多万元。这是我媳妇德吉,这是儿子边巴,今年8岁,上小学二年级,这是女儿央拉,3岁,刚上村里的幼儿园。”德吉穿着美丽的藏装,十分好看,说要带着孩子去阳台拍抖音、直播卖村里的手工织品和土特产。
扎西把我带到二楼,像一个自豪的讲解员,给我一一介绍。“这是阿妈的卧室,这是我和媳妇的,这是两个孩子的,这是公共卫生间,这是储物间,三楼是个阳光棚,可以喝茶,也可以喝咖啡。”
看着眼前幸福的一家人,我怎么也不能把他们和十年前的扎西联系在一起。我们边吃边聊,看我疑惑,扎西笑着说:“像在做梦吧?我也觉得是在做梦!十年前刚来的时候,我还和原来一样,整天无所事事。后来,乡里和村里都来给我做思想工作,免费送我到平安驾校培训,我贷款买了车,戒了酒,在拉林铁路工地上跑运输,一年可以收入20多万元,2014年遇到我媳妇,她是武汉大学毕业的,学桥梁专业,我们组建了家庭,2017年还完了贷款,2020年把房子重新修了一下。”阿妈用手理了理花白的头发说:“现在的幸福生活,以前想也不敢想,这些都多亏了党的好政策!”
“今年阿妈已经75岁了,除了血压有点高,一切都好。过几年等孩子大点,我们准备在拉萨买个房,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不要像我一样,没有读过多少书,到社会上不好混。”
离开扎西家,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十年的幸福,像一杯浓香的青稞酒,让我沉醉,更像一颗颗明亮的星星,沐浴着党的光辉,闪耀在历史的时空中。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 增强西藏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新时代新征程打造更美好的公共文化空间,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要从两方面入手。[详细] -
2022年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拟表彰的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名单
扎西坚参 男藏中国佛协副会长、中国佛协西藏分会副会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