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长篇报告文学《九寨祥云》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为进一步促进九寨文艺交流合作,加快九寨沟地震灾害后人文重建,充分展示抗震救灾精神,由《中国作家》杂志社、四川省作家协会和九寨沟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陈新长篇报告文学《九寨祥云》研讨会11月8日在四川成都举行。《中国作家》杂志社主编王山、《中国作家》杂志社副主编高伟、四川省作协副主席龚学敏、九寨沟县宣传部部长刘志鹏、阿坝州文联主席巴桑、原总政宣传部文艺局局长汪守德、《小说选刊》常务副主编王干、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国平、《文学评论》副主编李建军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专家学者、文学评论家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九寨祥云》是国内第一部反映九寨沟地震的长篇报告文学,角度并非仅仅写地震的可怕凶恶,而是浓墨重彩地书写了抗震救灾英雄群体在24小时之内陆、海(子)、空大联动所创造的6万多游客零伤亡安全大转移、堪比电影大片的奇迹故事。《九寨祥云》内容紧张宏大、跌宕起伏、新颖刺激、惊心动魄、环环相扣,形胜于小说的叙事结构,华彩似散文的文字铺陈,令人耳目一新。《中国作家》杂志在2018年第9期头条位置首发了这部作品。2018年8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40万字版本的《九寨祥云》。
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专家认为,《九寨祥云》让人们看到了“九寨沟人”一种美胜人间天堂般风景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在抗击灾难面前的整体素质和凝聚力的高度体现,是一触即发战之能胜且传承千年的优秀品质。因而这种大爱,这种精神,这种品质,无异于一种传说中呵护人们康宁生活,既温暖又温馨的祥云。
四川省作协副主席龚学敏指出,2018年8月8日发生的九寨沟大地震举世瞩目。地震发生后,四川作家、诗人创作了一大批抗震救灾的优秀文学作品。在此基础上,四川省作家协会组织了优秀作家对九寨沟大地震中的抗灾救灾精神进行全方位书写。陈新近年来连续创作了《嫦娥揽月》《蛟龙逐海》,创作成就斐然,水平较高。四川省作协党组当即决定派陈新立即深入灾区进行采访创作。他冒着余震的危险克服困难,创作了反映九寨沟大地震的全景式的报告文学《九寨祥云》。此次召开这部作品的研讨会,既是对陈新创作作品的肯定,也是对抗震救灾精神的弘扬。
原总政宣传部文艺局局长汪守德说,《九寨祥云》既写了人心之美,又写了人心之丑,让人印象深刻。在灾难来临之际,很多人都是自发自觉地投入到抗震救灾中,包括小店铺的老板,几乎是拿出全部家当来救灾,不计得失地提供衣被等物资给灾民御寒,这样的事情、情节都写得特别好,特别感人。
《小说选刊》常务副主编王干认为,《九寨祥云》是有部有品格有温度有文化的作品。从报告文学的写作技法上看,陈新是非常熟练的,他运用的不仅仅是报告文学的手法,而且运用了很多电视电影甚至小说的手法,通过悬念的设置来吸引读者。
“陈新是一位善于处理材料,能够把材料成功编排好的报告文学作家。报告文学最大的难度不是缺少材料,而是怎么编排材料。一个大事件之后有很多人很多事值得去写,怎么编排好,怎么突然重点,不是简单的堆积,同时又有文学性,这是很难的。现在有些报告文学有堆砌材料之嫌,我觉得陈新就把材料处理得非常好。”王干评论说。
《文学评论》副主编李建军指出,《九寨祥云》从多个方位多个角度写了人性的善,也写了人性的恶,比如哄抢救援物资。包括人怯懦自保的意识,在作品中都有表现。可以看出,作者的结构意识比较好,这种题材的东西存量很大,线索很多,很容易写成流水线。但是这个作品写得有传奇性。对复杂场面的处理、多种细节材料的梳理,作者用了很多心思。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丁晓原说,从叙事角度来看,报告文学是报告与文学相生相成的文体。在《九寨祥云》中,人间大爱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作者非常熟悉报告里写作的基本规范,注重通过具体的故事、人物的再现,落实作品要表达的主题。作为叙事文学而言,应以人物形象的真实再现来体现人物的真实思想。物质的意义退去以后,精神的祥云正在升值。这样的描写感动了读者,也让这部作品具有了更强的感人的审美力量。
《中国作家》杂志社副主编高伟认为,陈新是始终行走在时代生活一线的报告文学作家,这样的精神非常值得赞赏。我们特别需要像陈新这样的报告文学作家,需要他这样的激情。对有的报告文学作者来说,最要命的不是写作技巧,而是他缺乏报告时代的精神,没有这种冲动,没有这种担当。陈新在这方面给人的印象就非常突出,有报告时代的担当精神和情怀。
“我了解的情况是,他当时接到这个任务后,没有谈任何条件,没有索取任何报酬,以自己的一己之力深入一线进行了艰苦扎实的采访,这一点非常值得称道。我们提倡作家要扎根生活,行走在生活的第一线,我觉得他这一点就做得非常好。”高伟说。(光明融媒记者殷泓)
【延申阅读】
《九寨祥云》作者陈新,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大通镇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擅写国家重大题材,在我国科技领域“可上九天揽月”之探月工程方面,“可下五洋捉鳖”之探海工程方面,分别采写了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嫦娥揽月》和《蛟龙逐梦》。
曾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北京文学奖、浩然文学奖一等奖、儿童文学金近奖、四川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四川文学奖等。
有题为《江凡》的散文入选北师大出版社全国小学《语文》教材课本,系新中国成立以来,继郭沫若、巴金、流沙河、魏明伦之后,第五位文学作品进入全国《语文》教材的四川作家。出版过长篇小说、长篇报告文学、散文集《镜像》《爸,我爱你!》《感动孩子的真爱故事》《探海蛟龙》《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等。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机村史诗》:一个藏族村落的编年史
5月6日,阿来与评论家李敬泽、施战军以“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声”为题,就《机村史诗》进行了对谈。如果《尘埃落定》是写了20世纪前50年,那么《机村史诗》就承续讲述接下来的50年。[详细] -
阿来:“我的书从来不会死去”
《尘埃落定》写的事情发生的时间较为久远一些。确实故事更有传奇性。《机村史诗》更接近现实,也寄托了我最近一些年对乡土、变化、时代的真诚想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