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青山不负人民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11月30日,生态环境部对87个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35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10个“2018-2019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获奖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授牌。
他们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具体案例,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探索创新“两山”转化有效途径的典范代表,更是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的鲜活教材。
会场内,掌声此起彼伏,他们为典型点赞,也为自己加油鼓劲。
以示范成效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力量,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让我们的方向更加明确,信心更加坚定,干劲更加足了。”贵州省凤冈县县长马华手里捧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这块牌匾,难掩心中的喜悦之情。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凤冈人的努力换来了今天怀中的这块“金字”招牌,在马华看来,“真值!”
与马华一样,在场的每个人都被一个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的典型案例引领着,激发出了无限的干劲。
深圳这个在过去40年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一个奇迹的城市,今天又刷新了人们对它的认知:深圳在全国率先实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市域创建,并成为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副省级城市。
“深圳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抓手,努力走出一条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深圳特点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提升’。”深圳市市长陈如桂给与会者带来的经验分享,激励着每一个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先行先试的人。
同样,连续15年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首位的江苏省昆山市,“坚持以压倒性态势狠抓污染防治,以超常规举措推动绿色发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相辅相成。”昆山市委书记吴新明给与会者带来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双赢的“昆山样板”。
包括深圳和昆山,各地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为依托,不断加大投入、健全体制机制、加强探索创新,有效带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有力促进各地绿色高质量发展,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各地通过示范市县建设,一批过去“一油独大”“一煤独大”“一矿独大”的地区逐步摆脱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一批工业发达但污染严重地区实现绿色转型,一批生态优良、发展较为落后地区初步培育形成绿色增长点,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和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这些排头兵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让我们更加坚定地持续深化示范建设。”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州长迟中华看来,每个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示范样本都值得楚雄学习借鉴,都可以在楚雄落地生根。
“我们一定能够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独具楚雄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迟中华自信地说。
向先进学习、为典型点赞。每个与会者都为那些勇于创新、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时代精神点赞。
以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模式为重点,着力推动各地将理念转换为实践行动
“我们要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把‘两山’理论作为推动发展的‘定海神针’,努力探索县域绿色发展的浮梁样式。”在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县长王建平看来,实现“两山”转化,就是要把生态资源变为产业资源,把生态价值化为经济价值,让“转”的通道多起来,“转”的成效可持续。
王建平在接过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牌匾的那一刻,内心“无比兴奋”。从加大 “治”的力度,擦亮绿水青山的底色到拓展“转”的广度,提升绿色发展的成色,再到挖掘“融”的深度,增添生态产业化的亮色,在王建平的心里,他要给百姓努力呈现 “绿水青山、田园牧歌、乡愁绵绵、其乐融融”的江南千年古县神韵。
无论是北京密云区还是河南光山县,35个地区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为抓手,在夯实绿水青山本底、壮大绿色发展动能、探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机制、培育生态文化和推动生态惠民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在实践中,各地注重挖掘自身优势,加强探索创新,初步形成“生态补偿”“品牌引领”“复合业态”“市场驱动”“绿色金融”等转化路径模式。
一些地区的探索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与鼓励;一些地区的发展模式入选中央党校“两山理论”教学案例。在采访中,一些与会者谈及感受时纷纷表示,不同地区的经验和做法为全国各地不同资源禀赋、功能定位、发展阶段的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
向先进学习、为典型点赞。每个与会者都为那些恪尽职守、全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时代作为点赞。
“我一辈子做‘两山’理论忠实践行者。”2018-2019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称号获得者、华夏董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董配永掷地有声的话语响彻整个会场,也表达了每个人的心声,顿时掌声响起。
董配永仅仅是2018-2019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的代表,他们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书写了“最美环保人”的感人故事,为激发社会公众关注和参与生态环保事业贡献了光与热。
向先进学习、为典型点赞。每个与会者都为那些投身公益、为子孙守护绿水青山的时代担当点赞。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