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民生

从小学生研究癌症论文获奖说起

纪光伟 发布时间:2020-07-17 16:01:00来源: 健康报

  云南一小学生研究癌症论文不仅获2019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还获得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一等奖。消息一出,即引发网友质疑。7月15日晚,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就此事进行通报:专家组认定项目研究报告的专业程度超出了作者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独立撰写,大赛组委会根据评委会建议,决定撤销该项目(小学组)一等奖奖项,收回奖牌和证书。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秘书处15日在官网表示,已成立专项调查工作组进行核查。

  虽然事件还没有最终定论,但看起来却有些滑稽与讽刺。首先,它挑战了科研的尊严。医学研究是需要具有系统医学知识、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才能进行的。从专业角度看,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不论是从知识储备还是科研训练角度来讲,都难以完成这项研究,更不可能独立完成。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7月13日发表声明称,获奖学生系该所研究员之子。有记者查询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官网发现,这位家长的研究方向与参赛项目几乎完全一致。

  其次,它挑战奖项的权威性。从评审专家专业背景、资历来看,要甄别参赛者是独立研究还是借他人之力,并非难事,但为何该项研究还能经过层层评审而获奖?这不禁让人怀疑,这项赛事的严肃性与公平性。专家组的认定只谈报告写作问题,对研究到底是谁做的却只字未提,也让人觉得缺少诚意。

  第三,它挑战教育的公平性。在升学中,一定级别的比赛和获奖是可以获得加分的,政策初衷是为了发现有专长的青少年或鼓励他们保持对某一个学科、领域的兴趣,但一些老师和家长却动起了歪脑筋,甚至挑战诚信底线。这不仅会给孩子传递错误的信号,对孩子造成误导,也损害了教育的公平性。

  当下,社会上确实存在个别家长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安到孩子身上,送去参赛拿奖的情况。希望这种情况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也希望相关比赛的审核机制能够守住公平底线,不给别有用心者可乘之机。

(责编: 贾春玲)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