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新闻

实现“雪人自由”了!“降雪量”和“积雪深度”究竟有啥区别?

发布时间:2023-12-15 14:48:00来源: 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2月14日消息(记者刘飞)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这几天,我国多地实现“雪人自由”。比如,北京、天津、河北的中部和南部、河南的中北部、山西的中部和南部、黑龙江东南部、吉林东部、辽宁大部,这些地方能有充足的“雪花量”足够堆起大雪人。而西南地区大部、长江沿线及其以南大部地区等地,这次将与雪花无缘,只能先“云赏雪”。

  不过,面对亲眼所见的能有十几厘米的积雪,有的人却注意到,气象部门发布的降雪量却只有十几毫米。“降雪量”和“积雪深度”说的不是一回事儿吗?如何给积雪量“身高”?哪些技术手段可以测出雪的“体重”?“小雪”“中雪”“暴雪”“大暴雪”的判定标准是什么?暴雪又会带来哪些危害?

  

  一毫米降雪能积多深的雪?

  中国气象局的天气分析师李倩介绍,气象学上降雪量和积雪深度是两个不同概念,从不同维度对降雪多少进行量化监测和预报。积雪深度即雪的厚度,是指从雪层表面到雪下地面之间的垂直深度,测量单位通常为厘米;而降雪量是指雪融成水后对应在量杯里的高度,测量单位通常为毫米。

  降雪量一般分为微量降雪、小雪、中雪、大雪、暴雪、大暴雪和特大暴雪共7个等级,以24小时降雪量为划分标准,降雪量小于0.1毫米为微量降雪,也叫零星小雪,0.1~2.4毫米为小雪,2.5~4.9毫米为中雪,5.0~9.9毫米为大雪,10.0~19.9毫米为暴雪,20.0~29.9毫米为大暴雪,达到或超过30.0毫米为特大暴雪。

  研究表明,我国常年冬季的积雪深度变化值与相应降雪量的比值平均为0.7,即平均一毫米的降雪量对应积雪深度增加0.7厘米。不过,这一比值会受到气温的影响,降雪量相同的情况下,气温越低,积雪深度的增量越大。此外,水汽也是重要影响因素,越是偏北地区气温越低,水汽越少,形成的降雪多以干雪为主,带来的积雪量更大,且更松软;而偏南地区近地面更加温暖,水汽也相对充足,降雪多以湿雪为主,可能落地即化。

  如果冬季不考虑气温因素,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中西部、内蒙古以及山东的积雪深度变化值和降雪量的比值大约是在0.9~1.2,华北、江苏、安徽和四川地区大约为0.6~0.8,西藏和河南大约为0.49。

  雪的“身高”“体重”怎么测量?

  在气象地面观测实现全自动化之前,积雪深度由观测员使用量雪尺进行测量,测量时需选择平坦、开阔,具有自然下垫面地方,将量雪尺垂直地插入雪中至地表为止,依据雪面所遮掩的尺上刻度线,读取积雪深度。

  随着地面气象观测实现全自动化之后,超声波雪声观测仪如今已成为测量积雪深度的自动化设备之一。通过测量超声波脉冲发射到雪层表面并折返的时间,计算出传感器探头的目标距离,实时自动测量和记录雪的厚度变化,实现自动化的连续监测雪深,减少人工测量带来的误差和不确定性,为气象、交通运输、农业等多个领域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而对降雪量的测量,气象部门通常会使用称重式降水传感器。这是一个高1.5米直径1.05米的“胖家伙”,外围有一圈金属防风“围脖”,用来降低风对测量准确性的影响。防风圈内的承水口用于收集雪花,当雪花进入到集水筒融化成水后,桶内重量增加,传感器将重量的变化转换为电信号,通过对电信号的采样和计算得出降雪量的数据。为防止桶内收集的水出现冻结或蒸发,集水筒的表层会加入防冻液和抑制蒸发油,以保证测量的精准性。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比赛现场,超声波雪深观测仪和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高山滑雪项目对赛道雪的密度有着严格的要求,需时刻监测雪深,以便提前进行处理,这两种设备作为固态降水类现象的直接观测设备,为超级大回转、滑降等高山滑雪类全类比赛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依据,发挥了精密监测的作用。

  

  降雪虽美,危害也不容小觑

  李倩介绍,暴雪带来的危害性非常大,一般都出现在我国北方。10毫米以上的降雪量往往意味着9厘米以上的积雪深度,对行人而言,10厘米的积雪刚刚没过脚面,还可以行走,但对汽车而言则危险得多。干燥路面的摩擦系数为0.6左右,而有冰雪附着的路面摩擦系数会陡降到0.1~0.2,路面附着力大大降低,汽车转向及制动的稳定性下降,容易左右摆滑,且制动距离也会加大,对行车安全构成很大威胁,且在隧道口及桥面涵洞等地方更容易结冰,因此开车的朋友们一定要注意降低车速,谨慎通过。

  除交通出行外,还需注意雪种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样的积雪深度,南方的雪含水量更大,积雪更密,重量要比北方更重。一般而言,100平方米面积上,北方0.8~1厘米的积雪重达100公斤,而在南方,相同面积上0.6~0.8厘米的积雪就重达130公斤。因此,对简易建筑物、设施温棚,雪后一定要及时清除顶部积雪,防止造成垮塌事故。

(责编: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