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点连线扩线成面 更好赋能冰雪经济
要发挥好十大冰雪旅游精品线路的综合带动作用和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综合价值,不断赋予冰雪旅游新内涵、开拓冰雪产业新境界,用冰雪“冷”资源撬动文旅“热”经济,坚持走融合、品质、安全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道路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冬奥双城·相约京张”“长城内外·银装素裹”“大兴安岭·雪泉之约”“欢乐冰雪·辽宁冬韵”“温暖相约·长白粉雪”“林海雪原·北国风光”“古城千年·滑跃古今”“河西丝路·纵情冰雪”“民族风情·北疆雪都”“千秋西岭·南国热雪”10条线路为2023-2024全国十大冰雪旅游精品线路。
十大冰雪旅游精品线路覆盖13个省区市,均为国内著名的冰雪资源富集地和冰雪旅游目的地,线路涉及的冰雪旅游点类别多样,示范和引领性较强,不仅能够更好满足游客和本地居民的冰雪消费新需求,也有望成为我国冰雪旅游发展的新亮点和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新动能。
近年来,全国文化和旅游行业认真贯彻落实“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等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发展冰雪旅游。尤其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极大促进了我国冰雪旅游快速发展。
《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3)》显示,2021-2022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为3.44亿人次,冰雪休闲旅游收入为4740亿元。同时,涌现出崇礼小镇等一批“冰天雪地”变“金山银山”、带动群众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
此次推出的十大冰雪旅游精品线路是依托国内区域冰雪资源优势,通过串点连线、扩线成面而成。要充分发挥冰雪旅游精品线在带动旅游、拉动消费、惠及民生、促进区域协同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独特功能价值,实现一条冰雪旅游线带动形成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体育、交通等全产业链发展体系目标,推动形成“带动一座城、盘活一区域、致富一方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格局。
当前,冰雪旅游已成为大众休闲度假的生活方式。入冬以来,我国冰雪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各地涌现出一系列“冰雪+”新兴产品、消费场景。元旦假期过后,冰雪旅游和冰雪休闲热度持续攀升,哈尔滨等地火爆出圈。冰雪消费已不再是北方消费者特有的生活方式,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冰雪休闲热度同样攀升,这显然是对“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可以预料,随着寒假和春节假期的到来,冰雪旅游消费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
从总体上看,我国冰雪旅游整体还处于产业培育期。十大冰雪旅游精品线路的推出,为促进我国冰雪旅游整体提升、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要发挥好十条线路的综合带动作用和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综合价值,不断赋予冰雪旅游新内涵、开拓冰雪产业新境界,用冰雪“冷”资源撬动文旅“热”经济,坚持走融合、品质、安全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道路。
一是加强业态融合,提升冰雪旅游吸引力。冰雪旅游不是孤立的,而是要与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制造等融合发展。要以游客满意为导向,积极推动冰雪与运动、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业态融合,丰富冰雪旅游产品体系,努力以融合新供给满足游客多元新需求。注重将本地特色文化融入冰雪旅游,深入挖掘春节冰灯、冬捕冬钓等冰雪民俗,囊萤映雪、程门立雪等冰雪典故和冰车、冰球、雪橇等冰雪运动文化,培育更多深受游客和本地居民喜爱的旅游产品。注重应用VR、AR、全息技术等现代数字技术手段,创造沉浸式的虚拟冰雪体验产品。
二是注重品牌培育,扩大冰雪旅游知名度。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对高品质产品的潜在需求持续扩大。值得关注的是,2023-2024雪季是北京冬奥会后迎来的第一个雪季。2023年12月6日,北京首次与张家口联合举办2023京张冰雪文化旅游季启动仪式暨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冰雪旅游资源推介会,无疑将进一步提升“冬奥双城·相约京张”冰雪旅游精品线路的影响力。各地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文化特点,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冰雪旅游活动品牌。同时,也要注重加强宣传推介,扩大知名度。如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众多关于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北京什刹海冰场等热门景点的话题和直播节目,吸引游客扩大冰雪消费。
三是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冰雪旅游安全性。十大冰雪旅游精品线路的发布以及组织的冰雪旅游品牌活动,可能带来游客数量的激增,易引发人员大规模聚集风险。一些冰雪游乐项目和冰雪运动项目设施,存在受低温天气影响、超负荷运行、检修维护不及时不到位而引发故障等安全风险。对此,要切实加强冬季旅游风险隐患排查,完善安全警示提示,督促指导经营主体针对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制订防范措施,提前做好应对。还要善于借助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提升冰雪运动基础设施运营效能,增强安全性。
相信,随着十大冰雪旅游精品线路的精心打造和各地旅游服务水平、产品供给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将会吸引更多人走进冰天雪地,拥抱“诗和远方”。(王红彦)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